2)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难得的机遇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明显。

  这不是指飞铜现象,而是专指釉中物质相结合、相排斥的色差特征。

  色彩浓淡相间,也不明显。

  唐红,郎红就是类似的现象。

  谷埩

  至今未见能仿出一、二成古瓷风味的铜红釉瓷,从此也可以看出铜红釉瓷器是不容易仿制的。

  特别注意的是,红云是片状感,红卷云是线条感。

  既然有红云,那么肯定就有蓝云,与红云一个理,就是蓝色的斑块。

  另外是蓝釉下常会寻到银点、金点,这可能是与釉料的材质有关,也是片状感。

  其他还有玫瑰紫,这是钧窑釉面的一种发色,实由红卷云,活流纹,五彩气泡,紫点,蓝点,绿点,金点等组成。

  总体上看似玫瑰般的紫色,细究其各部,则另见各色。

  这些现象都是至今无人能仿出的,有记载,上述的红釉土在明朝中期已绝。

  玫瑰紫出现的频率比海棠红高,与铜红釉中的霁红,唐红,朗红一样难烧,一個理。

  最后是海棠红,与玫瑰紫一个理,只是总体上看色红些艳些,少些紫点,蓝点,绿点,构成色彩主体的红卷云偏多。

  还是那句话,不管是钧窑、哥窑、官窑,还是铜红釉瓷器,都很难烧制。

  能够交流这方面的信息,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是十分难得的机遇。

  毕竟涉及到宋代五大名窑,这方面的知识在古董行内应该算是最高端的。

  双方越谈越深入,也越是认真。

  只要双方还能感觉到有所收获,自然就不会收手。

  刚才陈文哲提到了纹饰,说到了釉色。

  两位老人也只能投桃报李,前面陈文哲提到各种釉色之中,还着重说了一些各种色点。

  这种现象在古瓷之中,也有很多。

  像是蓝点,天青釉,唐蓝花钧,宋钧,鸭蛋青地釉等,绝大多数都可在釉里找到蓝色的矿物点。

  凡是有蓝点的釉面,均会变色,长期避光色转淡,日照不久色变深。

  另,观察角度不同而色不同,光源辐射差异而色差异。

  按前人所说,内含玛瑙汁。

  值得注意的是,明前,以及部分清三代的青花,也会变色,以苏麻离青物料为最明显。

  其他还有绿点,在汝窑的支钉里会出现,名称叫辉绿岩的,耐高温,耐酸的矿物体,呈亮绿色。

  有了它,才能使支钉小如芝麻。

  这还真是陈文哲第一次知道,原来他就特意学过支钉烧,可真不知道,支钉烧中的芝麻烧,居然跟辉绿岩有关。

  可以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啊!

  如果没有这一次交流,他去哪里学这些学问?

  这些东西,连陈文哲之前都不清楚,那么现代人能仿制的好吗?

  汝窑仿制,从来都是很难的。

  就说那绿点,目前的仿品的生产者,很多人都不知道绿点的功效,故而仿品的支钉过于粗大,而失神韵。

  据推测,绿点也不单纯靠物理方法研细,古人是并用了道教炼丹术,及化学方法。

  再就是金、银点,而银点是在古瓷钧窑系釉里出现的银白色的物体。

  并不普遍,约十分之一的比例,并且是火工较高的才显示。

  金点,在古瓷钧窑系釉里出现的金黄色的物体。

  比银点出现的概率高,约占五分之一的比例,而且也不需要过高温度。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