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四零章 第一名器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这么安排,表面上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然而,台面下,上下都有默喻:如此安排,其实是为了裁抑“湘系”的势力。

  后来,曾国藩虽然迁转了文渊阁,排序却还是在朱凤标之后。

  这一次,大学士位份腾挪。再一次不“循资迁转”,只是,风水轮流转,曾国藩反过来过了朱凤标的头了。

  朱凤标会有意见吗?

  当然不会,上一次,他已经白赚了曾国藩的便宜,这一次,不过是把白赚的便宜还回去。彼此扯平罢了。何况此人为官,最是小心谨慎。一句话不多说,一步路不多走,做到殿阁大学士,位极人臣,早已心满意足,“首辅”名器太重。真的加诸于身,孰知是祸是福?君不见倭艮峰殷鉴在前?

  这样子最好,这样子最好。

  恭王心想:裁抑“湘系”,虽然不能宣之于口,但不是朝廷一以贯之的政策吗?自己在台上也好。关卓凡在台上也好,没有任何实质区别呀,他现在这么做,是何用意呢?

  “体仁阁和文渊阁呢?不能两个都空着吧?”

  这句话刚出口,恭王就晓得自己问得多余了,文祥既然补了协办大学士,就说明两个协办大学士——瑞常和李鸿章,必然有一个补了殿阁大学士,这样,才能空一个协办大学士的缺出来。

  只是,该由谁来补这个缺呢?

  恭王一时想不出来。

  要说殿阁大学士的资格,瑞常也好,李鸿章也罢,都不大够。

  “自然不能都空着,”宝鋆一笑,“事实上,两个都没有空着。”

  恭王一时没有会过意来来,待想明白了,不由又“啊”了一声:“瑞芝生和李少荃,都进殿阁大学士了?”

  “是,瑞芝生补文渊阁,李少荃补体仁阁。”

  瑞常和李鸿章,同时进殿阁大学士,对恭王的冲击,犹在曾国藩进文华殿大学士之上。因为,曾国藩进首辅,虽然意外,但他到底是有这个资格的——不解的,只是关卓凡此举的用意。

  瑞常、李鸿章二人的资历,距殿阁大学士,总还有一段距离,其中一人补授殿阁大学士,尤可以“两个殿阁大学士同时空缺,太难看了,好像国家无人似的”之类说法譬解,两个人同时补授殿阁大学士,这——

  “六爷,”宝鋆说,“你也觉得意外吧?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眼珠子,可是快掉到下巴上了!可是,他们俩进殿阁大学士,有多少人欢喜鼓舞?”

  “……怎么说?”

  “先说瑞芝生——”宝鋆说道,“在京的蒙古人,都高兴坏了!倭艮峰出缺,实在是摧折了关内蒙古人的一根柱石,在京的籍隶蒙古的朝臣,伯王以下,都颇为不安。瑞芝生进殿阁大学士,可谓喜出意外,可见——朝廷对蒙古优礼不替!”

  顿了顿,“对于掌国的轩邸,在京蒙臣,上上下下,都是一片歌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