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四章 方寸之印,九鼎之重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夫’的身份,所以,臣以为,还是等嗣皇帝践祚之后,奉两宫皇太后临御百官,以恭奉懿旨之名义,颁行此诏,似乎……更加妥当些,现在,似乎……还不着急。”

  “奉两宫皇太后临御百官”就是那个那个“很隆重、很盛大”的“撤帘”的仪式了。

  确实,如此办理,彼此的脸上,都有光彩。

  慈禧点了点头,“好吧。”

  彼此……再无话说了。

  过了好一会儿,慈禧轻声说道:“没什么别的事儿,你就跪安吧我还要陪‘东边儿’,四周围的走一走。”

  “是……”

  关卓凡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终于没有说出来,单膝下跪,举手平胸,行礼退出。

  门合上了。

  过了一会儿,慈禧光洁的面庞上,两行清泪,慢慢儿的滑了下来。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两份旨稿果然按时“送到”了一份是立荣安公主为嗣皇帝的诏书的旨稿,一份是慈安、慈禧两位皇太后“撤帘”的诏书的旨稿。

  因为是中午,两位皇太后要歇午觉,没有马上进呈;待两位皇太后歇过了午觉,关卓凡才亲自将旨稿送了上去。

  慈禧吩咐“开书房”,请了慈安过来,一同“御览”。

  “我也看不大明白,”慈安说道,“你看过了,讲给我听就好。”

  慈禧心想:你当然是早就看过了,没有必要再看第二遍啦。

  不过,面儿上没有任何异常,点了点头,“好!”

  先看立荣安为嗣皇帝的诏书。

  这份诏书,用的是两宫皇太后的口吻,大多数的文辞,都是冠冕堂皇的套话,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反正,立皇帝的诏书,遣词造句,都是大同小异,慈禧留意的,是诏书如何厘定荣安和前边儿的两位皇帝的关系。

  言及文宗,用的是“血嗣”,而不是劝进的折子普遍使用的“嫡嗣”。

  “嫡嗣”固然可以理解为“亲生”之意,但主要的含义,还是“正宫所出”,荣安公主不论和母后皇太后如何亲近,到底不是她亲生的,煌煌诏书,不同臣下劝进的折子,可是无所顾忌的拍马屁,每一个字,都必须经得起天下后世的推敲和批评,因此,改成了没有争议的“血嗣”。

  当然,“血嗣”并不是真的没有争议,可是,“嗣”字是已经不可以争议的了,“血”字则没有争议所以,这两个字连在一块儿,就是“没有争议”。

  言及穆宗,用的是“女兄”。

  这个,颇出慈禧意料。

  “女兄”是“姊姊”的意思,这个,慈禧是晓得的,可不是,为什么用“女兄”,而不用“亲姊”甚至某些人口中笔下的“嫡姊”呢?

  呃,“嫡姊”就算了这个道理,仿佛“嫡嗣”,荣安和穆宗,并非一母同胞,扯不上那个“嫡”字。

  “亲姊”呢?荣安和穆宗,当然是亲姊弟,“亲姊”没有问题呀?

  沉思片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