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一一章 万死孤城未肯降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像故意要叫别人听清楚似的。

  晓得辅政王同杨侧福晋的“佳话”的人很多包括他俩邂逅于江阴的某座庙宇;可是,晓得这座庙宇是供奉哪一路神明的,却少之又少即便在“轩系”内部,也没有多少人知晓。

  赵景贤就不晓得虽然他是“轩系”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实在是这座庙宇的神主的身份,太过敏感,当事人能不提就不提关卓凡、杨婉儿只跟扈晴晴一人说过,刘郇膏则没有向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妻子说过辅政王和杨侧福晋的第一次相会,是在一座什么样的庙宇里?

  另一方面,两百年过去了,江阴之外,晓得阎应元事迹的人,已经不算多了;晓得砂山山麓,还有一座小小的奉祀阎应元的庙宇的人,少之又少了。

  这也就是赵景贤渊博敏锐,非常人可及,才有这样子的醒悟,换一个人,即便进了庙门,大约还是懵懂的。

  随行众人之中,心头掀起波澜的,不止赵景贤一个,亦不能不想:王爷此举,真的仅仅是“故地重游”吗?

  守祠人已经接到了县主簿的通知,在庙门口相候,望见辅政王一行的车骑,赶紧跪了下来。

  这是一个六十多的老人,身材瘦小,须发皆白,一眼看上去

  呃,倒是同当年的杨保山有些相像呢!

  关卓凡走上前去,“老人家请起!祠主早登仙界,在这里,你我生者,不必讲究尘俗的礼节。”

  一边儿说着,一边儿伸出一只手,去扶老人。

  另一边厢,杨婉儿急趋两步,不声不响的搀住了老人的另一只胳膊。

  在场众人,目光都是一跳,县主簿赶紧说道:“这位是侧福晋!”

  辅政王亲自来搀自己,老人已经浑身打颤了,斜侧里又杀出来一个年轻美貌的贵妇人,更叫他蒙了圈儿,待听了主簿的话,双腿一软,又跪下了。

  进了大门,迎面是一块石碑,可是,上面空空空如也,竟是一块无字碑。

  张勇嘀咕,“这是什么?照壁不像照壁,碑不像碑的……”

  吴永赔笑说道:“回爵爷的话,碑文在碑身的背面。”

  这可奇了。

  转了过去,果然,碑的背面有字。

  细看,是一首七绝:

  腐胬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

  寄语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落款“江阴女子题”。

  所有人包括张勇、刘玉林、图林等一班军人都感觉到了诗中的森森之气,院子里的气氛,立时就沉降下来了。

  这个“江阴女子”的落款,也很奇怪。

  这是一座很小的祠堂,面阔三间,没有配殿,贴着院墙,有游廊同大门相连,“正殿”两侧,各有一间小小的耳房,整座祠堂,拢在一起,不过五间屋子。

  关卓凡对着碑文,凝眸片刻,转过身来,“进去罢!”

  进入正殿,倒比想象中的略轩敞些应该有一个后抱厦。

  居中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