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开会,开打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素质的应征市民、农民以及语言、习俗迥异的盟国士兵组成;另外,彼时正处于工业时代前夜,没有电报、铁路可用,能够做到这一点,皇帝陛下端的是天才之中的天才呀。

  事实上,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的战争,基本上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机动作战——不然,也不能被蒙古人虐的那么惨;自拿破仑一世始,由于其对军事指挥和组织的革命性改造,大规模机的动作战,才在真正意义上——至少是以现代化的新面目——出现在欧洲战场上。

  不过,拿破仑的参谋制度,到底还比较原始、粗疏,且主要着力于情报、通讯和后勤,至于策划、指挥,那是皇帝陛下一个人的事儿。

  这种过分仰赖司令官本人的天才的参谋制度,若司令官不是皇帝陛下本人的话,立马就玩儿不转了。

  拿破仑的总参谋长贝尔蒂埃便是一个绝好的例子。

  贝尔蒂埃是拿破仑建立司令部制度的最重要的助手,具有惊人的记忆力,部队的一切细节,例如人数、各级指挥官、宿营地、辎重以及相关调动等,皆了如指掌;非常善于使用地图,能够准确迅速的判断地形特点;擅长以最简明的语言描述最复杂的军事行动;亲自监督执行相关命令,确保其得到执行,并不走形、不变样;另外,体魄强健、精力充沛,可连续工作八昼夜……

  拿破仑如是评价贝尔蒂埃,“工作非常积极,每次我实地勘察和外出巡视都陪侍左右,而又从不耽误自己的公务”,“很会识图,通晓一切侦察手段”,“对于复杂的部队调动,发布命令、有条不紊、指挥自如”,总之,“具有一个优秀参谋长的一切素质”。

  作为参谋长,贝尔蒂埃如此得力,又同皇帝陛下的关系如此紧密,以致获得了一个“拿破仑的老婆”的雅号。

  拿破仑称帝,一口气封了十八员大将为元帅,这十八元帅之中,贝尔蒂埃名列榜首。

  两年后,贝尔蒂埃又被封为“德•纽查特尔亲王”。

  然而,这位“具有一个优秀参谋长的一切素质”的元帅加亲王,一旦皇帝陛下不在身边了,要独当一面了,立即懵圈儿。

  一八零九年,奥地利入侵法国盟友巴伐利亚之时,贝尔蒂埃正代理大军团司令,皇帝“老公”既不在,“老婆”便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了。

  贝尔蒂埃无法判断奥军的主攻方向,折腾了一轮之后,把军队分成了三部分:一半法军驻界根斯堡,另一半法军驻奥格斯堡,而把巴伐利亚军队配置在他们之间的阿本斯堡。

  力备则分,这三个“堡”,彼此相距甚远,呼应不及,奥军若推进得够快,可以轻易将这三支军队各个击破。

  比较一下“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法,高下立现。

  幸好,奥军统帅卡尔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