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二九章 尴尬尤可,心疾最重!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马嬷嬷、小熙等“下边儿的人”。

  这个情形,当然是不正常的,再不喜欢孚王福晋,敦柔公主也有回拜的义务,而一向以来,她的待人接物,不论本心何如,面儿上的正经规矩,是一样也不缺的,问题是,对于敦柔公主来说,孚郡王府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真要回拜,另有尴尬,无法区处。

  制度上,公主和额驸分府而居,公主住公主府,额驸住额驸府,相聚乃至敦伦啥的,都是额驸去公主那儿,不能公主去额驸那儿,关某人虽然已经混到了辅政王,“位在诸王之上”,独秉国政,可是,相关的规矩,并没有改变,因此,除了“降”那天,敦柔公主在朝内北小街打了个转儿,之后,就再也没有到过辅政王府了。

  而孚郡王府和辅政王府都在朝内北小街,且挨的很近,敦柔公主若回拜孚王福晋,那么,人既已到了朝内北小街,则如辅政王府何?

  过“家”门而不入吗?

  太别扭了吧?

  这个尴尬,如何化解,《大清会典》里头,可未着一字啊。

  事实上,每一次,马嬷嬷、小熙等给孚王福晋送过了礼,一定是要再回一趟“家”的辅政王十有**不在“家”,马嬷嬷、小熙请安的对象,是辅政王府的另一位女主人明太太。

  请过了安,女人们坐下来唠一会子家常,有时候明太太还可能“赏饭”,如此这般,尽了“一家人”的情分后,才好回小苏州胡同的。

  可是,马嬷嬷、小熙只是“下边儿的”,好办;相同的情形下,“上边儿的”那位该咋办,就没有人晓得了。

  所以,敦柔公主只好向孚王福晋“告罪”,而孚王福晋立即表示充分的理解:

  “你不用去我那儿只我来你这儿,就好了!”

  于是,就形成了这小半年来敦柔公主、孚王福晋虽热络来往却总是孚王福晋单方面串敦柔公主的门儿的古怪局面。

  在敦柔公主看来,孚王福晋的上杆子,第一个要讨好的,并不是自己这个侄女,而是那位其口口声声呼之为“三哥”的侄女婿;而其所谋者,则是孚王的“正经差使”。

  目下,孚王的差使,一个是“内廷行走”,一个是“管理乐部”,前者只是一个虚衔这一层,任谁都晓得的;后者虽不是虚衔,但在孚王夫妻眼中,似乎也算不上什么“正经差使”。

  有一回,孚王福晋用抱怨的口吻对敦柔公主说,“你九叔的那个差使,真正没有意思!照我看,就是到轩军中去做个千总甚至把总,也比什么‘管理乐部’得劲儿些!”

  孚王福晋似乎并不晓得,轩军里头,其实并无“千总”、“把总”之设?

  敦柔公主只笑一笑,并不接口;彼时又刚好有人进来回事儿,孚王福晋下边儿的话,就说不出来了。

  敦柔公主晓得,孚王夫妻是想通过自己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