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三章 爷圣明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晚的时候,他在府里先后见了三、四个人,这几个人都从角门进府,没有一个是朝廷官员。

  这些事都料理妥当了,晚上关卓凡放过了白氏、明氏,早早上床就寝。毕竟,白天里已经和两个嫂子“筹划”了足够多的“军务”;而且,明儿他得起个大早。

  第二天天没亮,关卓凡就起身洗漱,然后换上了美国的军装。阖家都是第一次看他穿“洋装”,不免瞪大了眼睛。

  吃完早饭,在白氏、明氏、图伯、小福们的泪眼朦胧中,关卓凡翻身上马,带着图林和一众近卫官兵,打马卷地而去。

  出得城来,驰到骑兵团和近卫团驻扎的军营。轩军将士早已扎束停当,爵帅一到,立即上马,铁骑滚滚,西南而下,向陕西奔去。

  一路晓行夜宿,终于在山西境内的河津县,同白齐文率领的由第二师、炮兵团、工兵营组成的“征西军团”会师了。

  河津古称绛州龙门,位于山西西南,当黄河要津,黄水、汾水在此交汇。河津和陕西的韩城隔黄河相望;韩城距南边的同州、朝邑已不算远,现并无回匪骚扰。

  稍事休整,关卓凡下令渡河。

  事前,已传令河津地方收集船只器材,只不过船只的主要用途并不为载人马过河,而是为了工兵搭建浮桥使用。

  时已近初冬,黄河的水很浅,浮桥很快便搭好了,大队的人马、炮车、辎重,源源不绝地开过河去。

  山西的官员士绅、民夫百姓,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近代化成规模的工兵作业。

  关卓凡感叹,在冷兵器时代,“过河”,哪怕只是过一条不算宽的河,都是一件很大的事情,许多战役乃至战争的胜负手就在于此。但在近代化战争体系中,“过河”二字,已经不值一提了。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