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海峡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依赖整个后勤保障体系的流畅运作,未完成相关准备就投入战场,是一件非常讨厌的事情,战力会因此大打折扣。

  关卓凡在美国南下邦联腹地时的伙伴谢尔曼,就是典型的“后勤保障依赖型”将领。谢尔曼的原则是“补给不按数全部到位,绝不出兵”,总司令格兰特、甚至林肯总统亲自打电报催,也没有用。

  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和后勤保障能力,某定程度上已经把关卓凡“惯坏了”,他已经形成了牢固的“后勤保障是军事行动的先决条件”的意识。

  会议最后的决议是:全力以赴加快相关准备工作,能提前一天是一天,能提前半天是半天,但是,还是要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之后才进军马关。

  关卓凡猜不出高杉晋作的下一步的动作,也实在没有办法配合幕府这只猪队友,他还是决定:咬定牙关,以我为主。

  关卓凡虽然已经做足了“战术上重视敌人”的心理准备,但他还是没有想到,北九州――马关海峡己方一侧,即将风云突变。

  他已经开始“换位思考”,但想来想去,想的还是长州藩该如何进行防守;而高杉晋作要做的,却是――进攻。

  高杉晋作打算渡过马关海峡,攻下小仓城,烧毁幕府和中**队在那里建立的后勤基地。

  小仓城失守,后勤基地被毁,中美联军就算打下了马关,也无法再向长州内陆前进一步。

  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计划。谁能想到,长州藩会在重兵压境、四面被敌的情形下,主动出击,将战火烧到敌人的土地上?

  这里有一个宝贵的时间差:幕府海军主力被周防大岛一战吓破了胆,短时间不敢西向马关,而中美联军还得过几天才能达到马关,在这几天里,马关海峡的控制权就在长州一家手里了。

  事实上,幕府在小仓港也驻有舰队,参与了周防大岛战役前半段的“麾日号”、“权兵卫号”,就泊在小仓港,另外,小仓藩自己也有军舰。敌舰的总吨位,依然超过长州舰队的总吨位。但既然连幕府舰队的主力都不在话下,高杉晋作又岂会将这几艘船放在眼里?

  说一说马关海峡。

  这条海峡分隔本州和九州,联通濑户内海和日本海,真正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海峡非常狭窄,最窄处只有六百米,隔海相望,望远镜中,对面的情形一清二楚。本州南端和九州北端相互交错,使海峡形成了一个大大的“u”形。这种大回旋的地理,加上超级狭窄的水道,使海流异常湍急。在风帆战舰时代,这种流速,足以对战争的胜负手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坛之浦合战”,战场就是马关海峡。当时平氏舰队在西,源氏舰队在东,战斗清晨开打,上午洋流向东,平氏占据优势;但下午洋流向西,源氏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