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惊涛骇浪(6)_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江水正‘突突’往上涌。树桩已经打进去了,效果不大,有排险人员,冒着生命危险,系着好几根安全带,背着氧气瓶,戴着探照灯,潜入到水底,查堵渗水洞的出处,确定险情。

  杨志远问先到的水利专家:怎么看?

  水利专家说:“出现群涌,而且涌洞正在逐渐加大,情况不妙,要作最坏的打算。”

  最坏的打算是什么?河堤坍塌荷塘堤决堤。

  此堤一旦冲毁,将会危及周边数个乡镇近十万名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有近四万名地处低洼地带的群众需要转移,昔日的鱼米之乡,就会成为一片沼泽。

  到达现场的一干领导,全都望向了杨志远,等待杨志远的决定,有没有必要转移。这个决定不好下,此时正是夜深人静之时,村民都已熟睡,要想将数万群众安全转移到高处,需要时间,比白天更有难度,而且人数众多,如何安置成了很大的问题。一旦河堤安然无恙,虚惊一场,群众肯定会抱怨政府部门小题大做,这个决定有些两难。

  杨志远问寻开平:“开平市长怎么看?”

  寻开平知道此事重大,有些迟疑:“是不是等等,看看抢险的情况再下决定。”

  杨志远想了想,知道这个决心得由自己来下,杨志远断然道:“不能等,我们等不起。哪怕事后被群众骂,也比让群众哭好,小题大做肯定比浮尸遍野好,这等危机时刻,不能优柔寡断,也不能三心二意,马上转移群众,到时群众要骂就让他们骂我杨志远好了。”

  杨志远让寻开平和区长立刻回区指挥部指挥,其他各级领导赶紧进村,通知群众转移。寻开平不再多说,赶紧行动,既然市长已经下定决心,此种时候,就得分秒必争。寻开平心想还好杨市长在,这个决心不好下,他寻开平就不敢下这么早。

  杨志远跟市防汛指挥部戴逸飞通话:情况紧急,有必要将荷塘乡低洼地带的群众全部转移。

  此事重大,戴逸飞追问:“连夜转移?杨市长我有没有听错?”

  杨志远大声地说:“立即!马上!生死攸关!不能犹豫!”

  戴逸飞略一沉吟,说:“好,我听你的,我这边争分夺秒,你那边尽量保堤。”

  杨志远和戴逸飞约定,在早上七点之前,市防指必须将低洼地带的四万群众一个不少地撤离。杨志远说转移的工作量很大,逸飞书记费心了。戴逸飞说彼此彼此,你哪里只怕比我更难。

  几分钟后,杨志远的手机就收到了防汛指挥部群发的紧急短信,河东区荷塘河堤出现险情,随时有决堤的危险,市防指发出指令,命令在此堤段的群众放弃财物,紧急撤离,无处投亲者,可到市体育中心、省大会通学院、会通城市学院等安置点避难。

  杨志远松了一口气,他发现戴逸飞这人虽然有些优柔寡断,但工作起来尽心尽力,没得二话。

  短信通知是第一步,过不多久,杨志远相信就会有政府工作人员于深夜挨家挨户通知,紧急动员,将低洼地带的群众转移。最后还会清宅,防止遗漏。

  根据潜水员的汇报,荷塘堤的情况大为不妙,有些严重,渗水处在水下河滩之处,脸盆大小,此处应该为土堤与河滩的结合部,河水冲刷,浸泡,原形毕露,原来粘接的泥土开始剥落,随时会有坍塌的危险。

  此时武警和民兵预备役官兵已经乘军车集结,麻袋树桩等防汛物资也已经紧急运往此处的开阔地带。

  当务之急是打桩,压袋,对涉险河堤进行加固。(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