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五章:旧地重游(8)_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明华望着远处水坝上的灯火:我就说说我和于海天之间的交织吧。

  朱明华说我到会通任书记时,于海天是会通的市长,都说于海天这人霸气,前任书记之所以不到两年就调任,就因为于海天强势,俩人不和,钟涛书记权衡利弊之后,将其调离,将我调入。但不知为什么,尽管我比于海天年轻,但于海天对我却很是尊重,对我的工作也很是支持,我在会通工作的那几年,于海天可以说劳心劳力,办了不少的实事,会通当时的成绩有目共睹,于海天的功劳很大,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得以进入省委常委的序列,后来才会为至诚书记所倚重,应该说没有于海天当时的鼎力相助,就不可能有现在的省委书记朱明华。于海天接任市委书记,我是说了话的,别人后来都喜欢将于海天归入我朱明华这一系的人马,其实具体的情况,至诚书记应该也是清楚的,于海天能接任会通的市委书记,与省委专职副书记郭建明有着莫大的关系,要不然,于海天会敢于同前任市委书记叫板,彼此针锋相对,钟涛书记为何要权衡利弊,其实都与郭建明有关。只是因为后来我比郭建明走得更快更远,本省的人反而忽视了郭建明的存在。

  朱明华如此一说,杨志远就释然了,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他一直想不通的就是这一点,为何邱海泉会与省委副书记郭建明走得近,看来他们早就有渊源。只是因为朱明华当时是省长,郭建明的影响力不及朱明华,个中缘由除了他们本人,谁会知道?难怪朱明华当省长之时,召集大家聚会从来都是只见郝兵,不见于海天,如此,才让人理解。

  朱明华最后问了杨志远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志远,依你现在掌握的情况,我有没有必要为于海天说句话?”

  杨志远明白这才是朱明华书记今天谈话的重点。杨志远直陈,说:“朱书记,您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依我之见,实无必要,只怕是无济于事。”

  朱明华沉默了一会,幽幽一叹:“看来真是无力回天了?”

  杨志远说:“只怕真是如此。”

  朱明华说:“从感情方面来讲,我从心里希望于海天能得到善终,他打电话给我,我不得不来,因为有那份交情在。但既然事情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这时周至诚说话了,他说:“明华,我不得不说你了,党纪国法在,你说的话有作用吗?于海天走到哪一步,只能是他自己知道,纯属咎由自取,你倒是可以劝他坦白从宽。”

  朱明华摇头,说:“于海天这人,我知道,不到黄河心不死,没用。”

  周至诚说:“既然没用,那就不如不说,免得打乱了志远他们的计划。”

  杨志远笑,说:“朱书记,既然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也有一事相求,能不能麻烦您给于海天同志回个电话,就说已经与杨志远见过面了,放心,该说的话都说了,效果不错。”

  杨志远这是想给于海天打一针安心针。但杨志远这倒也不是让朱明华书记说假话,该说的话是都说了,效果也是不错,至少让他杨志远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至于于海天会做何想,那就得于海天自己去体会了。

  朱明华微微一笑。

  朱明华拾梯而下,心里不免有些感慨,说:“周书记,走在这石梯之上,我就在想,党培育一个高级领导干部,何尝不是如开凿这石梯一般,得一凿一凿地来,精雕细刻,一级一级,去粗去糙,加以打磨,细加磨砺,这才可以得以放到关键的位置,不容易啊。怎么就不知道珍惜?”

  周至诚知道朱明华这是因为于海天一事有所想有所指,属话中有话,意味深长,周至诚说:“难免会有一两块石梯经不起风雨的腐蚀,没关系,及早发现,及早换掉就是,危害不了根基。”

  朱明华苦笑:“可是有时候要下这个决心不容易。”

  周至诚说:“该换则换,不换则乱。”

  朱明华说:“只能如此了,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