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7章浮屠教_科学家闯汉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渐渐淡忘,成为了佛教徒的代名词。

  而做为一寺之长的普净依旧留着头发,那是因为在整个汉代以及曹魏前期,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思想,法律规定汉人不许剃度受戒的,只允许离俗为僧。

  也就是说,在整个汉代乃至曹魏前期,没有一个汉人会剃光头出家,所有的汉族佛教徒清一色黑长直。

  “你难道不知道拦我的车会很危险吗?你就不怕被军士当成刺客直接斩杀?”

  “贫道问心无愧,为何要怕?”

  得,和你辩论就是我错。

  “普净,你求见我是为何事?”

  “贫道希望大将军能支持贫道,废除汉人不得受戒令,以便弘扬佛法。”

  “弘扬佛法?”

  马强笑了一下。

  这个时期的佛法和后世可是完全两回事。

  浮屠教,也就是佛教,虽然在秦汉之时就开始在中土传播,但四百年大汉期间,无论是上层的世家皇族还是下层的百姓,都对这外来的和尚没啥兴趣。

  这一来是因为自武帝独尊儒术后,大家都忙着学儒学,你佛法再精深,学了也不能当官啊,那有什么用?

  二来则是佛教经典很多都还没传到汉土,也缺少优秀的译经者,因此难以吸引文人。

  三来则是汉地本土就有道家以及衍生出来的道教,大家真的要拜神仙,也不需要找你这个外来的神仙啊。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则是此时的佛教还是小乘佛教,而不是大乘佛教。

  在老吴的《西游记》中,唐三藏要去西天取的就是大乘教法。

  乘就是马车的意思,小乘,是以自我完善与解脱为宗旨,求得是自我,其实这就是原始的佛教教义。

  而大乘则是要普度众生,求的是大我,是后来的修改的教义。

  其实小乘是带有贬义的,是后来的大乘佛教对其的贬低。

  大乘佛教其实就是小乘佛教吸收了汉地本土的儒家、道家思想,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加上时值南北朝,天下混乱不堪,知识分子和百姓都对现实失望,开始寻找心灵上的慰藉,使得佛教大兴。

  佛教兴盛后又让统治者希望利用佛教维持自己的统治,给予了沙门不少经济上的特权,反过头导致百姓为了利益加入沙门,进一步让佛教昌盛起来,但也无形中破坏了国家赋税根基。

  当然,最后这样破坏国家赋税根基的行为也招来了国家政权的反击,比如著名的三武灭佛。

  总而言之,后世那个让全国十六分之一的人口都投入空门,建筑了3万多寺庙,成为全国最大地主,逼的北魏太武帝拔刀的巨无霸此时还是幼童。

  此时的汉地佛教,可以说是经典缺少,教法简陋,戒律全无,加上太平道、五斗米教等道教的兴起,律法的禁止,士族的歧视,佛教的发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再加上马强吸收了大量黄巾余部以及甘始、左慈等人的原因,整个河北,道教发展的很是不错,未来道教进一步大兴也是可以预料到的事情,而道家的兴盛也必然会反过头压制住浮屠教。

  难怪这普净会冒险来求见自己,希望自己开个口子好给佛教续命。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