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章十常侍下_科学家闯汉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岂能让你一人沾光,你我联名如何?”

  刘陶想起之前杨赐的警告,不由有些犹豫,这时又一人路过,看到乐松正让随从准备笔墨,不由笑道“尔等这是想到了什么佳句,居然要在这里当场作文。”

  乐松一看来人,心中惊了一下,这人是议郎袁贡,算是袁家的分支,乐松来到这里本就是张让的安排,一是为了打探刘陶此次进宫的虚实,二是为了给刘陶此行按上结党的罪名。

  至于他,张让已经许诺会给他足够的补偿,因此并不担心。

  但现在袁贡来了,倒是不好办了,袁家四世三公,即使是一个分支,无论是张让还是刘宏也是不会动的。

  刘陶和袁贡关系也不错,便说了前事,袁贡一听,心中暗暗嘀咕了起来。

  之前袁绍已经派人传过口信给他,不许在朝中议论黄巾之事,以便日后借此事解除党锢,刘陶是杨家的故吏,刘陶此举会不会是杨家要有所动作了。

  如果杨家借此解了党锢,那么必然会压倒袁家,这可不行。

  时间紧急,袁贡一时间也没办法找到袁绍商议,最后心一横,说道“既然如此,当也加上我名!”

  反正有杨家的人在前面,自己在后面加名字也算是能进能退了。

  刘陶看到袁贡要加名字心中暗思,这袁贡乃袁家的人,如能联名,想来可以给陛下警示。

  乐松见状,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硬着头皮签了名字。

  等二人联名完后,刘陶带着一车的书来到宫内,刘宏拿了一卷看了一会,点头道“爱卿辛苦了,我看此书综合了诸多大家之言,实为不易,可发行天下,以正视听。”

  刘陶看了站在刘宏身边的十常侍,猛地拜倒在地,从怀中拿出一份奏章举高说道“微臣还有事启奏。”

  刘宏看了一眼刘陶,叹了口气说道“是何事啊?”

  刘陶说道“陛下,近日中原又大旱,使得流民四出,有太平道张角收拢流民为道众,其心诡异,四方私言,云角等窃入京师,觇视朝政。鸟声兽心,私共鸣呼;各地州郡皆心有忌讳,不敢上言,之前太尉杨公有书上奏言及此事,陛下可知乎?”

  “杨太尉的奏章我前几日便看了,

  刘陶愣了一下,然后说道“一请陛下下旨,令四方州郡简别流民,赏土安抚,在诛杀张角所立的渠帅,此乃治表...”

  说着,刘陶看向十常侍,心一横说道“另请陛下诛左右贪浊者,罢州府之中无能之辈,此乃治本。”

  刘宏接过奏章一看,发现果然是联名,心中恼怒,但又想到刘陶毕竟是宗室中难得的人才,而且联名的后面还有杨袁两家,便叹了口气,说道“子奇你乃我皇室中人,我知你心了,望你也能明朕意?好了,此事无须再言,我看你还是把心思用在治书上吧,《尚书》既然你斧正完了,接下来就斧正《春秋》吧,下去吧。”

  说着,刘宏挥了挥手,几个宦官立刻围了上来,对刘陶道“陛下有旨,还不退下!”

  刘陶气的瞠目结舌,当场对着宦官破口就骂,刘宏听不下去,摇摇头径直从后离开了。

  自此,凡有上书言太平道之事的,十常侍皆留中不发,

  而袁绍得知袁安居然擅自加自己的名字到奏章上,对其大发了一番雷霆,袁安在袁家也有自己的兄弟友人,袁术又从中挑拨,自此,袁绍袁术渐渐割裂,袁家也隐隐分为袁绍、袁术、袁基三派。

  家主袁隗见二人有隙,不但不怒,反而觉可以借此激励二人,因此放任不管。

  毕竟未来的袁家家主是袁基,袁绍和袁术再怎么样都不会威胁到袁基的地位。

  除非,袁基不在了。

  开什么玩笑,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怎么可能会无缘无故的死?除非大汉灭亡才有可能!

  最少袁隗是这样想的。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