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1章 不土不洋喀秋莎(第三更)_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1章不土不洋喀秋莎(第三更)

  魏刚这次来省府开会,除了吹牛逼之外,也是顺便跑一个政策落实。

  按照去年省内农村就业会议精神,类似农村青年创业这种情况,除了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实力实行阶梯贷款额度之外,还有减免税的政策。

  贷款额度没什么意思,封顶五万,而且只有梁溪、姑苏两个区才有,大银行比如CCB和ICBC,不同地区的审批难度也不一样。

  魏刚完全不看好这种脑瘫纸面宣传,他只对减免税感兴趣。

  因为他发现类似张浩南这种以农副产品外销内销并行的企业,带动效应非常强,比如说“万年青”单项脱水蔬菜或者说菜干,相邻村镇的农户,在自己加工之后,只要通过检查、验收,就能直接卖给五家埭食品加工厂。

  品质分级之后,又发往松江不同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最远卖到两浙省的余杭。

  对周边农户来说,开五分自留地,保底“万年青”一项,能赚八百多到一千。

  理论上一亩就能赚到一千多两千不到,五家埭食品加工厂封包或者二次加工之后,还能有一亩三百多到五百的价差。

  这是相当惊人的。

  他年轻时候在各个农村都混迹过,也做过好几个镇的镇长,对本乡本土十分了解,脑袋里就像是有一张张不同性质的地图,不断地变化的同时,也让他盘算着能创造多少收益。

  因为客观上来说,当散户跟五家埭食品加工厂进行买卖交割的时候,厂方只要开票,就必定纳税,散户那边收税不现实,魏刚也从不琢磨这些,但厂方这里是在做增量的。

  积少成多,积沙成塔。

  再一个,散户中只要有奔头有决心也有野心的,必然也会扩大再生产,这是肯定的事情。

  谁都想发财。

  当他扩大了,自然也会纳入税收系统中。

  魏刚琢磨的永远是把蛋糕做大,把饼做大,他一个人无法对抗人性,也没有那个能量和实力,所以也只能在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把事情做好。

  而农村青年创业的政策优惠,就是一颗定心丸,将来真要是出现吃相难看的底层狗子借此搞事,那么至少在公对公上,是可以给予农村青年支持的。

  他反对农村任何一个个体去蛮干创业,但有了成熟的框架甚至是体系,他是乐见壮大,且鼓励规模化发展的。

  所以,跑完了推广试点提前在沙城落实之后,在回家的路上,魏刚打了个电话问张浩南,在新鲜蔬菜上,有没有什么想法。

  “新鲜菜?赚不到钱的,没意思,不做。”

  “你先不要放屁,听老子说完。”

  “不是,老先生,新鲜蔬菜是真的没有利润,我们这里不是江北,没有那么多田给你规模化大面积种植蔬菜的。再有,像松江本身的蔬菜供应,是具体到淮右、江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