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7章 党争爆发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持三四万的西征兵马才行。

  出了嘉峪关,不管是哈密、卫拉特(瓦剌)、叶尔羌、哈萨克,还是布哈拉等汗国,他们都能拉出一到四万的兵力。

  陆上丝绸之路的落寞,也代表着向西开拓在这个时代,只剩下了战略地势这一个优点。

  收复西域是朱由检必须要做的,但收复西域之后是否需要收复中亚就成了一个问题。

  从这次复套和复南洋的支出就能看出问题。

  每个月花费十几万两,一战顶多一年,花费上百万两就能收复广袤南洋地区。

  再看复套,如果复套要打一年,花费是上千万两的规模。

  如果要收复西域和重要,这个数量还要提升,因为河西之地供养不起超过五万的军队,只用从关中开始运粮才能供养和保证军队后勤。

  从关中西陲的宝鸡向西前往西域最大的耕种基地伊犁河谷,距离是五千三百多里。

  哪怕出兵四万,这五千三百里所代表的民夫数量,便是最少一百万人。

  这还是因为有着河西走廊的支持,如果没有河西走廊,最少需要二百六十多万民夫才能保证四万人远征五千多里。

  所以即便是盛唐有着陆上丝绸之路、温暖期天气的加持,唐军也不过能在西域维持四万四千兵力罢了。

  与盛唐西域有民百万相比,晚明时期的西域人口不足四十万,关中气候更差,亩产耕地,明军所需要面对的后勤压力更大。

  花几千万两打下中亚和西域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因为小冰河大旱在陕西爆发后,想要维持西域和中亚大军,就需要从湖广、河南、四川运送粮食了。

  几千万两银子砸在西边,虽然能获得万里疆域,但产出却低的惊人。

  但这几千万两如果砸在南边,所获得的收益就大的吓人了……

  正如此、在听到了曹化淳的解释后,朱由校也难得开口说了五军都督府的兵力之事:

  “西军与南军都督府的兵力倒是可以多些,至于北军都督府和上直、东军,只需要令漠北臣服,巩固河套和辽东、努尔干即可。”

  朱由校的话,完全就没有把收复西域当做战略目标,因为这个时代的西域除了伊犁河谷等少数绿洲,其余地方比后世更为荒凉。

  这样的思维,也符合明代君主的一贯思维。

  明代不是没有想要收复西域的君主,可当他们向入关的关西七卫询问,下令出关,关西七卫蒙古贵族的头都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在关西七卫蒙古贵族看来,嘉峪关以内简直就是天堂,关外则是鸟不拉屎。

  因此他们宁愿解散部众,种瓜生活都不愿意带兵出关。

  曾在关外生活的他们都如此,更别提汉人了。

  在朱由校的兴趣里,他只对东北、漠南、南洋,安南、三宣六慰有兴趣。

  因此在见到了朱由校的态度后,曹化淳迟疑片刻便道: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