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82章 三十年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巴的总和,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很久,到那时候说不定你还会单独为腾讯写一本书!”李耒想起了吴晓波日后写的《腾讯传》。

  吴晓波压根就不相信,他无法想象一家做聊天软件的公司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市值超过如今正如日中天的门户网站和电商平台,但是他也没反驳,而是继续翻看着李耒的相册,看到中意的就借来加到自己书里当插图。

  “这张不行,这张要是发出去,刘总非得和我翻脸不可!”见吴晓波看上了刘永好在重庆时候帮他拍的某张照片,李耒连忙拒绝。

  吴晓波不明所以,但也没有坚持,等把所有照片都翻看了一遍之后,俩人又借着这些资料聊起了惠农的发家史,聊着聊着,吴晓波便萌生出一个无法抑制的想法来,“李董,在写这本《激荡三十年》的间隙,我还给吴老写了一本传记,之所以不惜打乱自己的写作节奏来写这本书,是因为吴老几乎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的经济理论争议,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而在您身上则只可以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要是方便的话,我帮您写一部自传怎么样?”

  吴晓波知道,李耒的妻子于静姝也是一位知名作家,但是他觉得让妻子来给李耒写传记,在外人看来肯定觉得不太公正,所以让他来写更加合适。

  “我现在才四十多岁,还不到写自传的时候,如果你想写的,不如为惠农写一部企业史吧!”李耒说道,他不想替自己吹嘘,但是又舍不得这么好的宣传机会,于是便从《腾讯传》想到了《惠农传》,吴晓波既然可以为腾讯写传记,那自然也可以帮惠农写,如果将来能成为畅销书的话,对惠农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

  “没问题。”吴晓波回想了下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批企业,如今还活的比较好的也就只有惠农、万向、新希望等少数企业了,从中选一家出来为它做传,也的确可以起到折射改革成就的效果。

  于是吴晓波便在河阳住了下来,整日翻看惠农的各种历史资料,准备先罗列出一条比较清晰的大纲脉络,然后再慢慢填充资料;等大纲和资料都准备完毕后,他就回杭州去了,估计明年的时候这本书就能正式亮相了。

  吴晓波走后没多久,李耒又迎来了其它媒体的记者,为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诸多媒体联合起来搞了个风云人物评选,目前已经罗列出一百位候选人,这些媒体将会把这些候选人的资料进行公开,然后由读者和专家共同评选出三十位人物作为这三十年的代表。

  李耒作为企业界的杰出代表,自然是候选人之一,所以记者要对他进行采访;李耒也在记者这里看到了其它代表的名单,其中不乏他熟悉的人物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