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一章 考校学问_唐时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时归!

  唐朝的文化氛围还是比较开明的,儒学真正开始独霸地位,应该是在宋明的程朱理学之后。

  但即便如此,在这个时代,儒家学术和经典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当然了……儒学能在千百年间始终屹立不倒,真正该感谢的,恐怕还不是孔子,而是那位提出“三纲五常”的董仲舒先生,正是因为他将皇帝和皇权捧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才会如此崇尚儒学。

  而在宋明期间,这种思想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好在这是唐初,要真像明朝那么论八股的话……陆绩也得抓瞎。

  魏征和孔颖达对视了一眼,见陆绩一脸坦然,毫无紧张之感,两人都颇有些意外。

  孔颖达语调舒缓道:“陆县子诗写的好,我们便先来谈谈诗经吧。论《六经》之中,诗经最为奇葩。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孔夫子认为人只有经‘诗教’,才会‘温柔敦厚’,才能‘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才有登上朝堂,代表一过进行内政外交的资格。总而言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敢问陆县子,《诗经》中你最欣赏那首诗呢?”

  陆绩无语,这人说了一通废话,直接抛问题不得了。

  “诗经中有三百一十一首,且不论夫子的排法,这些诗内容丰富,歌颂着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甚至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各个方面都有,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这些东西都有独到非凡的意义,有很多我都非常喜欢,这真的很难选……”

  “但倘若给弘文馆的学生上课,下官以为《采薇》正好,‘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这首诗将百姓疾苦体现的淋漓尽致,又袒露了战争的残酷和沉重的徭役给百姓带了的负担,‘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直中人心,这也是这些皇亲贵族应该懂得东西。”

  孔颖达淡淡地看了魏征一眼,这解释……应该很能切中魏征的心怀吧。

  尤其是那句“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可以说是魏征最为真是的心里写照了,他平日里最为反对的就是皇家的奢靡,十谏中有九谏都得是关于钱的事儿……

  魏征听后也是微微有些出神,不由自主地轻轻点了点头。

  但他旋即回过了神来,端详着陆绩那张儒雅清秀的面庞,心中却是暗道了一声可惜。这一刻,他心里想到的却是汉末的曹操和前隋的宇文化及,两位何尝不是文采斐然的人啊,但却知人知面不知心,一个赛一个的道貌岸然!

  “诗经中好诗难以取舍,那你可有欣赏的诗人?”孔颖达接着问道。

  陆绩思索了一下道:“曹操。”

  魏征老脸顿时一黑……

  其实陆绩也没办法啊,他倒是想说李白杜甫辛弃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