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广积粮_鹿鼎外传之大帝传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都要与专业人员沟通后才能开工,沐剑声于是召集了十余名炉头和技匠,以及杜邦国名铁厂骨干,另外又请来了方以智、沐天池和戴苍,一起商讨如何建厂的问题。

  在开会讨论的同时,为了不耽误时间,沐剑声让剩余的匠人先建造两座小钢炉,进行小批量的炼钢,摸索出经验之后,再设法建造大型的钢炉。按照沐剑声的想法,就是要建造高炉进行炼钢,但是在这个时代,由于没有电力,而且受材料限制,各种辅助工具也远不如现代的安全,因此几乎所有的钢厂都是小炉炼钢,一锅出钢不过数百斤,而且质量参差不齐,因为各家都是敝帚自珍,手里的技术都略有差别,就是大明朝廷的兵器坊,最大号的锅炉产钢也不过一炉千余斤,而如何能操作运转更大的钢炉,也是各个工匠一直都重视的关键问题,不过却都没有较大的进展。

  无奈之下,沐剑声只好殚精竭虑,将后世所见关于炼钢的一些东西仔细回想了一下,又设法将自己所知道的诸如动滑轮、轴承、倒链等工具一一的叙述罗列了出来,看着其他人崇拜的眼神,沐剑声才意识到自己不小心又超越时代了。

  这几样工具让在场的众人都十分吃惊,滑轮虽然看似简单,而且出现的时间极早,但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滑轮都是固定的滑轮,而不是可以省力的动滑轮,也没有做出能够左右移动、上下移动和弧线移动的变向滑轮,更加没有关于滑轮组的设计;至于轴承也是一样,在中国古代,主要都是采用滑动摩擦的车轴,而真正意义的滚动轴承,因为缺乏深入研究,似乎从未出现过类似的东西,可为一叹。

  那么现在一旦这些东西都投入使用的话,能够发挥的作用自然很大,几乎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倒链作为一种非常省力的起重工具,原理其实很简单,严格讲类似一组变速齿轮,以前还没有现世,因此当沐剑声设计出了这些东西后,在场众人的惊讶就十分正常了,须知这其中任何一种东西的出现,都会带来极大的技术飞跃,产生很大的能动力量,何况一下就是三、四种之多?

  此后沐剑声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只好将那本《天工开物》拿出来,推说自己也是读了这本书后,才仔细推想出来的,尽管大家犹自不信,不过也基本打消了他们的疑虑,算是勉强过关。

  有了这些新式的省力工具作为基础,那么炼钢炉的扩大立刻就变得十分可行,最后经过商量,众人决定先制造和熟悉这些工具,等到能够熟练的掌握这些工具后,再从三千斤的高炉开始造起,等以后逐步掌握了这些工具和技术后,再逐渐加大锅炉的规模,毕竟所有关于技术的进步,都需要一步步的验证,否则一旦出现问题,那么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