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章:打秋风的家伙_重生之神级学霸(全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剩下的就是应用软件领域。1981年,孙正义正式成立在日本国内的首家公司,并命名为软银,意思是软件银行或者软件库。公司成立的当天,他站在一个用来装苹果的铁皮箱上激情地对手下仅有的两个员工说道:“公司营业额5年要达到100亿日元,10年要达到500亿日元。”看着眼前不足1.5米的小个子夸夸其谈。两名雇员目瞪口呆,在抛下“疯子”的耻笑声后迅速辞职。

  虽然称为软件银行。其实孙正意手中的软件乏善可陈,而且全部资本加起来只有10000万日元,但随之到来的机会却改变了他的命运。软银成立不到一个月,一年一度的家电、电子业界展览会在大阪市举行,孙正意从全部资金中拿出了800万在展览会场租下了规模与松下、索尼一样大的展区,操作模式是,由软银承担展区租借费和装饰费,软件公司只负责提供参展的软件,同时孙正义希望借助大型而气派的展场提高软银的知名度。效果出奇地好,不仅前来咨询的客户异常火爆,而且最终发生了30万日元的展会交易额,同时“日本软银”这个名字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从展会回来后孙正意接到了来自一家名为上新电机的第一个订单电话。这是一家刚在大阪开设了一家当时日本最大电脑专门店的公司,对方希望软银能给他们提供软件产品。送上门来的肥肉绝对不能放过。在与上新电机签订了垄断合同后,软银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对从北海道到九州的100多家软件商店展开了地毯式扫描,并最终收集购买了1万多种游戏和实用软件,总额达到了4500万日元。利用这些软件,上新电机与软银举办了一个户外展览,并最终录得了超过投入数倍的销售额。

  伴随着1980年代末期局域网在美国的兴起,孙正意也开始重新思考软银的业务方向。在作出了局域网一定会在日本扩展开来的判断之后,软银一方面加快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另一方面孙正义马不停蹄地找到了当时专门从事电脑局域网软件研发与销售的美国网威公司,希望与对方开展合作。为了打动对方,孙正意特地邀请了nec、富士通、东芝、佳能以及索尼等公司悉数加入到了与网威的融资合作谈判,最终赢得了网威的信任,并与软银联手成立了诺威勒日本公司。网威系统不久之后成为了日本国内局域网的主要标准之一,而且仅仅三年后就为合作方产生了高达1.3亿美元的营业额。

  引进思科可以看作是孙正意业务拓展的又一重大成果。思科是美国最大的硬件设备商之一,但当时还没有进入亚洲。为了将思科引进日本,孙正意故伎重演。以软银为最大股东,策动日本14家会社,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