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8章 再见故人来_重生之1982年农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雷茶厂的厂房,是柴家坞村的大队粮仓改建的,设在村北头。

  当韩春雷接到通知,飞奔赶到春雷茶厂时,五十来个平方的车间里,已经乌泱泱地站满了人。

  新任厂长韩春桃被团团围在中间,正向众人介绍着春雷茶厂的车间情况。

  韩春雷进来时,正巧看到人群中,一个戴着眼镜,拿着笔记本的年轻人向她提问:“韩厂长,我想请问一下,你们为什么要把折盒、分装、整装,这几个环节,逐一分开来操作呢?这样的目的是什么?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呀?”

  “当然可以!大家看到,我们的茶厂职工在装配过程中,每个人只需专门负责其中一个环节,这个叫做流水线作业法。这套流水线作业法是我弟弟,也是春雷茶厂的创始人韩春雷首倡的。我们通过流水线作业法,不仅大大提升了职工在装配过程中的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了他们在装配过程中的致错率……”

  韩春桃语速轻缓,口齿伶俐,边上参观车间的众人听得清清楚楚。

  他们听后不迭点头,纷纷不吝言辞地称赞起这流水线作业法的高明之处。

  韩春雷见状,忍不住汗颜,拿来主义怎么就变成了首倡了呢?

  要溯源的话,人家老外亨利福特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流水线装配工艺了。

  这时,又有参观团的人向韩春桃提问:“韩厂长,我很好奇,你们为什么要分装两种不同产地的龙井茶呢?我们杭州的西湖龙井,不是更出名吗?”

  “这主要是跟广东人喝茶的习惯有关。得益于我们驻外办事处的同事们,在深圳市场中不断实践和调研,得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结论……”

  韩春桃应答得体,引得参观团们交口称赞。

  从今天的参观大家可以看出,柴家坞春雷茶厂从货源、装配到运输、销售都已经很成熟了,走出了一条属于他们柴家坞自己的一体化模式。

  有这么一个社队企业在村里运转着,柴家坞村民们未来的生活,肯定是有保障的。

  对于柴家坞,他们是发自内心的艳羡。

  韩春桃继续带着参观团的人,穿梭在在车间流水线上的各个操作台上。

  ……

  韩春雷走近人群,很快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县革委会的副主任付年生。

  而此时,付年生也发现了韩春雷进来,他冲韩春雷招了招手,然后走了过去,伸出手来,笑道:“哈哈哈,正主终于出现了!”

  韩春雷赶紧握手,朗声道:“欢迎付主任来我们柴家坞。”

  “春雷同志,我这次专程过来,除了探望你之外,还带了我们县其他公社的同志,来你们柴家坞学习宝贵经验。”

  付年生握完手后,抬手指了指身边一同随行的参观团,道,“今天大家参观了你们的茶厂,都很是大开眼界啊。干净明亮的厂房,科学的流水线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