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6章 这次我们七_重生之1982年农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天焦起身去把办公室的门轻轻关上,回过身后,低声问道:“老表啊,你刚才说要在厂里成立第四车间,安排成都来的这些人?”

  “对啊,怎么了?”李和平看着他。

  曹天焦皱了皱眉头,说道:“我在想,四车间是不是安排几个我们本地的师傅进去啊?要都是他们成都来的人,这万一……”

  “万一他们抱团,搞小山头,将来厂里不好管理,是吧?”李和平听明白曹天焦的意思了。

  “不止是抱团拉小山头。”

  曹天焦说道:“毕竟他们是外省来的,早晚都要回成都老家去的。他们要是走,肯定是全车间都一起走的,到时候四车间不就废了吗?瓷胎竹编这个技术不就断了吗?”

  “你的担忧不无道理,”李和平道,“但是表兄,安插进去几个本地师傅,他们就不排外,不反感了?你就能保证安插进去的本地师傅,能从他们手里全须全尾地学到瓷胎竹编的手艺?说到底,我们还是要把人真正留住,把手艺真正留在上塘厂,让他们心甘情愿、毫无保留地把手艺教给其他人,而不是靠我们安插人进去偷师学艺。这样,只会让人觉得我们不真诚!”

  顿了顿,李和平说道:“我们现在可以做的,除了给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之外,就是拿真心去换真心,拿真诚去换真诚!最终,让他们以厂为家,真正留下来,留在上塘,开枝散叶,传承手艺!”

  “呃,老表,你说的这些,有点书生气了!”曹天焦叹道。

  李和平笑了笑,道:“我念完大学就进了上塘竹制厂,能没一身书呆子气嘛,哈哈哈。”

  曹天焦一听,这误会了!

  赶紧解释道:“老表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可没说你是书呆子,我只是觉得……”

  李和平摆摆手,道:“表兄,厂里的事我会安排好的,你安心做你的翘脚股东就是了。”

  言下之意,提醒曹天焦不要太过干涉竹制厂的经营和管理,这个当初在签入股协议的时候就有共识的。

  曹天焦是个老机灵人,当然听得懂,哈哈一笑,果然不再提这个事,将话题转到别的地方。

  ……

  第二天上午,张利民他们在火车站准时接到了吴三顺和一起从成都来的师傅。

  中午在厂办食堂,李和平和厂里其他几个股东,还叫上了大师傅陈昌民,一起招待了吴三顺等人。

  到下午的时候,李和平让人订了晚上去深圳的火车票,安排销售科的人跑一趟深圳,赶紧把吴三顺他们从成都带过来的十套瓷胎竹编样品送过去。

  韩春雷那边还等着这十套样品交给刘安知呢。

  至于吴三顺等人,他已经安排,今晚好好休息,明天开始进入工作状态,加班加点辛苦半个月,把剩下的990套瓷胎竹编赶制出来。

  争取尽快完成这笔订单。

  就像韩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