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五章 图穷匕见,释奴为民!_开局劝刘备去南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切,不过就只是一个开端的时候,就更加的不够了。”

  “因而……”

  说到这里,林辰缓缓地扫过众人的脸庞,随即才微微一笑道:“我们必须释放出充足的人口出来,不然的话,仅仅交通方面的不便利,便足以阻挡我们走出这第一步了!”

  “而要释放人口,诸位家里的奴仆啊之类的,我希望诸位都能放出来一部分。”

  “除此之外,我还会请命陛下,让他来一场大赦,将那些犯了小罪的人,统统都从监牢里释放出来。”

  “这些人,在我看来,他们所犯下的错,其实也都不大,因此就算释放了出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当然了,这些人和诸位家中的奴仆相比,数量就太小了,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诸位的。”

  说着,林辰轻轻拍了拍桌子,笑着道:“不知,诸位可否给这个面子?”

  他的这一番行为,完全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

  图穷匕见。

  实际上,林辰之所以要在之前把未来说的那么好,其实也都是为了现如今的这一刻。

  他就是要让众人从家中释放奴仆。

  因为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各地的人口才能达到一个暂时的平衡。

  不然的话,如果只有雒阳有数百万人,而且还是不愿意离开的数百万人,各地的情况却也还是不好改变的。

  要是各地的情况不好改变,他所想的这一切,自然也就很难去真正的实行了。

  没有足够的人,他连采摘生姜、大葱、大蒜的人也都没有。

  更不要说是什么熏肉、肉干之类的东西了。

  这些都是要人来一点点去做的。

  没有人做的话,这一切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想要有人,就得说服面前的这些人,让他们将家中的奴仆,释放出来一部分。

  当然。

  这只是表面上。

  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还有一点。

  林辰希望通过这一次,来彻底地打响刘备仁义的名声。

  哪怕追不上文景二帝,起码也能追得上刘邦吧?

  要知道,刘邦在刚刚开国的时候,便发布过一道让人十分称道,后世却没有太多人知道的诏命。

  凡因饥饿自卖者,皆免为庶民。

  意思是什么?

  意思就是说,但凡是之前乱世当中贵族们收敛的奴仆,都要统统放出来。

  因为这些人口,之后的大汉才逐渐地发展了起来。

  不然的话,要么就是在刘邦之后爆发更大的叛乱,要么就是出现人口逐年锐减的情况。

  而现在,林辰便是想要让刘备效仿一次。

  最关键的是。

  这次效仿,不仅仅是效仿,同时还要全面的超越!

  因为开国的时候,刘邦手中的权利虽然很大,但他推行的这一纸诏命,真发到那些世家手里的,其实是很少很少的。

  他没有解决问题,人家凭什么听他的?

  那些世家、豪族可都是想要举世同寂的。

  凭什么他一纸诏令下达,他们这些人就要释放家里的根基?

  凭他是皇帝?

  切,你是皇帝?我特喵还是黄帝后裔呢!

  论起高贵来,咱俩差不多,你凭什么?

  于是乎,这一纸诏令看起来很好,但推行下去的效果嘛,或许也就十分之一。

  而就这十分之一,还是因为刘邦的开国功勋集团十分强势。

  若非如此的话,可能连十分之一也都做不到。

  现如今,刘备的力量虽然比刘邦小,可问题在于,林辰却帮着他们解决了传承的问题。

  所以,真要是能推广一纸诏令的话,效果绝对会比刘邦要好很多。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