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6 人人有功练_一蛇得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便领下了一份修缮应苍城倒塌房屋的活儿,包吃包住,日结工钱。

  刘大贵刚出办事处,正准备往工地赶,负责工程的公公正在那边等着他们去报道,却有一大群人围了上来,询问里面的情况。

  当得知刘大贵找了一份活计,而且还包吃包住日结工钱的时候,整个办事处外都沸腾了。

  所有难民都开始往办事处中挤去。

  如何提高办公效率,白瑾瑜想过许多办法。

  但无论如何要靠以前的三公九卿和官府制度是肯定做不到的。

  其实这个世界的衙门中人并不算少,从老爷到衙役、官差林林总总加起来至少也有三四十人。

  但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起到维护治安的作用,真正在做民生事实的其实只有每个衙门的县老爷。

  但一个县老爷就算是块钢,又能打几颗钉。

  上至天灾、下至人祸、杀人越货、打架斗殴都需要县老爷亲自审核管理。

  若是遇到认真的老爷,事事过心大多都因为心力憔悴未老先衰,至于昏官就不说了,自然是一帅无能累死三军,最后搞得民不聊生。

  导致这一切的源头便是基础教育的确实,读书人太少。

  这显然不符合白瑾瑜预想的管理体系。

  她需要的是一套简便,快捷,人人都做实事,直接对她负责的机构。

  幸而皇宫中的宫女和太监还能掌握最基本的读写,倒也算是勉强能用。

  但要想走的更远,基础教育必须尽快提上日程。

  不过,在那之前必须先搞定钱的问题。

  如何来钱快?那自然是重启制盐。

  谷/span经过几日的召集,丁金已经凑齐了一支百来人的队伍。

  其中大部分都是太监,还有一些则是从便民服务中心招聘来的。

  为了保证晒盐工艺的秘密,这一百多人几乎全员都拖家带口,准备到海滨重新建立起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

  这样的行为倒不是白瑾瑜独此一家,以前离国煮盐便是在南海之滨成线性铺开。

  盐夫们也都在海边待一辈子,世世代代都在那里。

  所以对此,队伍中并没有什么微词,毕竟盐工的待遇是服务中心发布的招工信息中待遇最好的。

  其中甚至还包括免费教育一条。

  读书,对这些世世代代都是农人来说的百姓,简直就是遥不可及的梦。

  为了给后代一个读书的机会,别说与世隔绝,就算是当牛做马也有人去干。

  只是,这些盐工现在还不知道,他们的之女们以后会读上什么书……

  对于盐田,白瑾瑜自从打下腹稿后便御剑前来搜寻过合适的盐田地点。

  最后选在了一处礁壁下的浅滩地带。

  礁壁上作为盐工的休息地,礁壁下的一大片沙滩便开垦为盐田。

  一百多名主要劳动力,再加上家属在内的次要劳动力,要开垦出这片盐田的难度并不算大。

  丁金走在队伍的最前方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