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儒家的态度_一蛇得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人,还是一位修士,这一路走来,你觉得现在的坎国如何?”李文志没有直接回答好友的问题,而是话锋一转扯到了国家上。

  许温书明知好友在转移话题,却也没有拆穿,就准备看好友要如何为白蛇推脱:“病入膏肓已。”

  “国君一心求长生,无心问国事,就来了天下大旱三年也比不上他定时服用丹药重要。”李文志双目赤红,将出国都后见到的万民惨状全都说了出来。

  许温书没有接话,他这一路行来所见所闻不比李文志少。

  “国君无德,群臣更甚,上梁不正下梁歪,臣民纷纷效仿国君食丹进补,君不务社稷、臣不务国事、士不修文化、农不顾田地、卒不操兵戈……人人学道,苦的却是天下苍生。”李文志黯然:“我心中的要不是有一颗救国之心,这一路走来恐怕早就自刎谢罪了。

  许兄,这个国家不是病入膏肓,而是快亡了,有段时间我一直在想该如何救回现在的坎国,可即便是我心力耗尽也想不出来。”

  许温书默然,儒家也修治国之策,所知好友所说并不假。

  如果用常规手段想要救回现在的坎国简直是难之又难,其他不说,单单只是三年大旱所却的粮食便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补起来的。

  即便国师司马晋现在死了,许温书也没有把握能把坎国从如今的泥潭里拔出来。

  “现在能救坎国的唯有白蛇,我不管它是妖还是仙……”

  李文志的意思很明确,如果许温书不能与白蛇相处,一心除妖,那他李文志一定会站在白蛇一边。

  此时他不再是与许温书同堂读书的挚友,而是坎国的太子。

  李文志眼中闪烁着光,他从没想过在全国一片哀嚎之中,南方竟然能有一处世外桃源。

  白蛇改变天气的神奇,对万民的爱戴让李文志重新看到了国家的希望。

  一开始李文志上书设下护国圣兽一职,不过是想为自己阵容中加入一块筹码,可现在李文志相信,只要白蛇能够坐上护国圣兽的位置,坎国必将从旱灾的阴影中脱困而出。

  “我也读过圣贤书,也清楚儒家对妖的敌视,但我现在想不通,万物难道就只有好坏之分?而人就一定是好,妖就一定是怀?读书人里就没有出过十恶不赦的屠夫?就算是那学海书山之上不也是……”

  许温书大急:“李兄!忌言!”

  李文志瞬间闭嘴,亭中重新陷入安静。

  “许兄……”

  “不必再说了,至少在这段时间我不会去找那蛇妖的麻烦,但我会死死地盯着它,如果它干做任何坏事,我必斩之。”

  许温书跟着车架也行了两日,白天白蛇在百姓围绕之中派发食物的景象见了不下百次。

  也正是如此许温书才一直隐忍没有动手。

  同时,许温书也在质疑圣贤书上关于妖的内容。

  妖,万物之邪也,见之可诛,替天行道也……

  可许温书下山后见到的第一只妖竟是一只救万民于水火的白蛇妖,这叫许温书如何择别?

  李文志大喜,行礼道:“谢许兄。”

  “不说了,喝茶喝茶。”

  亭外,黑暗中。

  一对金色竖瞳冷冷的注视着亭内,白蛇一言不发转身离开。

  蛇在夜间视物的能力和出众的听力让白蛇将亭内二人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它此次过来,乃是听说李文志等的好友乃是一名儒士,因为文天明的存在,白蛇对儒士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正准备来与许温书交流一番,顺便打听一下学海书山和孔圣,却没曾想听到了如此言论。

  这也给白蛇提了个醒。

  人心隔肚皮,千万不能因为爱屋及乌就放下警惕性。

  即便是文师在初见白蛇的时候也是千般不愿,万般悲痛,甚至说出:若不是一缕残魂,就算毁誓也不能将浩然正气经传于蛇妖这种话。

  一介大儒尚且如此,其他儒士恐怕更甚。

  之前白蛇本以为答应文师的三个条件中,将正气经交到学海书山最简单,现在看来反而是最难得。

  以儒家对妖的厌恶和敌视,别说到学海书山送功法,恐怕连山脚都没到就被剥皮抽筋做成蛇皮包包了。

  送功法这件事还需从长计议。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