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产业升级_融合电脑,我能操纵亿万太空战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亿台,十亿台,甚至百亿,千亿台机器人。”

  这四个工厂终于全部完成,且顺利投产。

  接下来的一年时间之中,陈岳并没有再做出大的变动,而是一直这样按部就班的生产着。

  一开始时候,因为有四家工厂全力生产,对于能源的需求、对于矿石的需求,都让陈岳手忙脚乱,深感人手不足。

  但伴随着新的机器人陆陆续续的生产出来,人手不足的局面很快被打破。仅仅一个月时间而已,机器人便出现了富余。

  但陈岳并未指挥机器人立刻去建造新的工厂,而是将所有富余的机器人全都投入到了对于冰托林、固态氧,以及各种矿石的开采之中。

  他专门开辟了一个地方作为矿场,将开采过来又暂时用不完的各种矿产全都囤积在了那里,到了一年之后的今天,已经足足囤积了十几万吨。

  在这一天,陈岳麾下机器人的数量,史无前例的第一次突破了一千五百台这个关卡。

  现在,已经有1501台,不,伴随着又一台新机器人下线,已经有1502台机器人可供陈岳差遣了。

  一千五百多台机器人,已经足够去干一些比较大型的工程了。

  手下有了充足的人力,陈岳雄心勃勃。这一次,他同时上马了两个工程。

  一台装机容量高达1000kw的发电机,以及一台专门用于超低温环境下的109型钢材生产的高炉!

  这台高炉,将是陈岳手中第一台专用的设备。

  专用,意味着高效,经济,品质稳定。当然,应用面就窄。

  但此刻手握一千五百机器人,手握四家工厂的陈岳,感觉自己应该有比以往更高的追求才对。

  那台发电机,陈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的能源消耗量要仅比那台250kw的发电机高出一倍,功率却要达到四倍!

  这是品质上的巨大突破。

  一千五百台机器人在之前储备的众多能源与矿产的支撑之下,纷纷投入到了这一次“产业升级”运动之中。最终的成果也是喜人的。

  两项工程纷纷完成,陈岳的生产力再一次得到飞跃。

  再之后,陈岳立刻又规划了五项任务。

  一台装机容量2000kw的发电机,两座专用高炉,一家专门用于加工支撑柱——这是机器人身上用量最多的零部件——的加工厂,以及,更大型的机器人组装线!

  一年之后,陈岳的机器人生产力,便提升到了平均每天20台!

  每一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机器人从生产平台上下来,又投入到这木卫五上的火热建造工地之中。

  火热的建造任务带来了更多的燃料和矿石,又生产出了更多的机器人。如此良性循环,此刻,到了陈岳降落木卫五之后的第十年整,陈岳手下的机器人数量,已经暴涨到了三万台!

  这些机器人不仅仅只有数量的提升,伴随着陈岳产能的充裕,对于机器人,他也开始追求各种各样的专用型号,摒弃了以往一机多用的制造理念。

  毕竟,众所周知,多功能便意味着平庸。专精一项功能,多种不同功能机器人互相配合,才能达到最高的效率。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