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6章 釜底抽薪_逆清184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四月下旬,当赵源还在香港的时候,他丝毫没有意识到,历史在这一刻悄无声息地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折。

  由于林则徐的建言,再加上道光皇帝的旨意,不仅没有控制住彭春向行商动手的决心,反而在阴差阳错下,促成了彭春狗急跳墙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在于一点,道光皇帝下达给两广总督耆英的宗旨,竟然从宫内被提前泄露出去,而对于内务府而言,一旦损失了彭春抑或者不能掌握住粤海关,将会是一次不可承受的损失,于是他们胆大包天,将一封密信从京城发出,送到了彭春的手中。

  有明清以来,内务府就是一头畸形的利益怪物,他们自成系统,与外延职官无涉,所属机构达五十处以上,职官三千余人,上三旗包衣之政及宫禁事务,全由其主管,拥有如此大权,内务府自然也成了利益的纽带,贪腐之风横行,发展到后期甚至敢于欺瞒皇帝,跟皇帝斗智斗勇。

  历史上,道光皇帝有一年突发异想,想吃片儿汤,于是就命令御膳房去做一碗片儿汤归来。

  原本这个要求很正常,大街上买一碗顶天了三十文钱,可到了内务府后,他们却向道光皇帝汇报,那就是宫里做不了片儿汤,但如果您非常想吃,那咱们可以专门在御膳房设置一个片儿汤房,专门做这个片儿汤。

  那么,加这个片儿汤房需要多少钱呢?

  内务府当即大口一张,朝道光皇帝要一万两白银的巨款。

  这一下顿时把道光给吓着了,他自己平日里就抠里抠搜的,一年也吃不了几碗片儿汤,自然不会答应这个要求,于是就告诉御膳房,以后朕自己买,不用你们做了。

  然后御膳房一听皇帝不让捞钱,便也不阴不阳地回了一句,那皇上以后您自个去外面买吧。

  结果,等到小太监从外面回来,道光皇帝一看,片儿汤还是没有买成,一问小太监,才知道外面的店都不卖了——当然这自然也是一个谎言,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让皇帝增设一件片儿汤房,结果道光皇帝也只能忍痛不吃,这件事便就此作罢。

  可以说,道光年间的内务府跟康雍乾阶段的内务府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早在乾隆朝时期,内务府能够每年给户部拨银一百万两,到了嘉庆末年内务府收入减少,还是能给户部拨银十万两左右,然而到了最为节俭的道光时期,内务府已经不能再给户部拨银,反而需要户部地支持了。

  于是,当彭春在广州遭遇了明里暗里的挫折后,内务府也是毫不客气,直接将皇帝的旨意提前泄露给了他。

  而接到了密信后的彭春,顿时大惊失色,他知道自己的目的不单纯,还跟地方巡抚大员暗中勾结,这事要是被总督给查出来,可不是一件小事,再加上行商那边也确实有很多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