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7章 教育统筹_逆清184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一项考试,赵源参考了后世的公务员考试,即《行测》和《申论》。

  当然,为了避免读书人激烈反对,赵源也很贴心的将时间调整为两年后。

  众人好不容易消化完这些内容后,却难得的没有提出别的意见,只有四舅哥潘师徵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咱们多少年考一次科举?”

  “每年皆可考一次。”

  赵源轻声道:“咱们需要大量的基层工作人员,所以每年的三月份将进行组织考试。当然,咱们现在仅仅只占据了广州,前期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赵源继续道:“当然,官员有进自然也有出,监察院将会全面负责考核官员的政绩,配合教育司和选吏司完成人才选拔考核,倘若出现不合格者,亦由监察院做出开革处理。另外,地方衙门和各司衙门也有权力对下属官员进行单独考核,可以向监察院提出开革请求,监察院复核后亦可完成开革。”

  在这一套体系里,监察院以相对独立的姿态,完成对官员的监督任用,同时也限制了地方官员对下属官吏的掌控权,没有监察院的同意,任何上位者都不能让下属直接滚蛋,从而确保监察院在这一点上拥有绝对的权威。

  许久没有说话的方孟昭道:“这是文官考核,那么武将呢?”

  “武举考试同样也会进行改革,武将的任用也会有一套单独的体系。”

  在之前办行动队的时候,赵源就已经有所了解,严格来说大清目前所实行的武举考试,是一种极为失败的人才考核方式。

  表面来看,清廷的武举考试仿照文试,同样也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考核的内容既有弓马技艺,也有兵法策论,看似完备,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一塌糊涂,因为有清一代同样对武举多有歧视,但凡能参加文试的都去参加文试,实在没办法下才来参加武试,如此一来这些武举考生多不能文,策论往往不合格。

  清廷无奈之下,只能将原来的内场策论废除,改成默写《武经七书》中一段,通常一百字即可,这么一来就使得内场考试沦为了走过场,选拔的人才通常也都是一字不识的粗汉武夫,压根就不懂指挥作战这些专业知识。

  可以说,鸦片战争中,清军跟英军最大的差距,就体现在了双方军官的素质上。

  赵源当初创建黄埔军校时,就已经考虑过军官的选拔制度,道:“后续的军官选拔,将会建立在专业的军校基础上,凡是无军校培养资历者,不得授予连级以上职务。”

  方孟昭顿时皱紧眉头,道:“可若是有人立功呢?”

  “凡是立功者,若无军校培养资历者,可由上级推荐前往军校就读,待毕业考核完成后,可以授予新的职务。”

  赵源轻声道:“猛将必起于士伍,得改成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