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章 汉唐盛世_逆清184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左宗棠言语中的愤懑之意,原以为是他科场失利所致,可目前来看,似乎还藏着一些别样的心思

  左宗棠拣起茶具,一边倒茶一边说道:“涤生啊,你应该能看明白,若是大清朝真能革除积弊,又哪有赵源这等人出头之日?你若以为平掉这一场叛乱,大清朝就安稳无忧了?”

  他将茶壶重新放回红泥小炉上,道:“大清朝如今就宛如这一壶茶水,已经被放在了这小炉之上,下面燃烧地便是百姓们的滔天怨气,光是给这壶茶加水没有用,不扑灭里面的火苗,水迟早是要烧开的......当然,这一切也是在当今圣上的一念之间。”

  道理浅显易懂,曾国藩这个聪明人自然心知肚明,沉声道:“依季高兄之见,如何才能清除积弊呢?”

  “嘿嘿,你方才所看的,便是清除积弊之策。”

  左宗棠冷笑道:“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存其宜种也。朝廷以八股为牢笼,圈尽天下英雄,原本是逆天所行,以致于面临英夷相争则一败涂地......大清朝的积弊不在别处,就在这根源之上,想要变其根源,何其艰难?”

  说白了,左宗棠的意思就是指大清的根基在于八旗集团,但是八旗到了如今已经彻底腐朽,根本不能支撑一个国家,那么只能选择任用汉人,而一旦任用汉人,也就等于在挖掘清廷的根基

  曾国藩深深叹了一口气,他当然明白,这个根源是动不得的。

  “季高兄,你本是大才,实在不应埋没于乡野之地,不如就随我一同去广州,介绍你入文庆公的幕中,你看可好?”

  见曾国藩坦诚相待,左宗棠则是轻轻摇了摇头,似乎他从一开始就猜到了曾国藩的来意,也从一开始就下定了决心。

  “涤生啊,眼下的广州就好比咱们面前这个炉子,你可不能将我也架在火上烤啊!”

  左宗棠开着玩笑一般选择了拒绝。

  曾国藩没有进一步勉强,随即便告辞离去。

  只是在登上马车之际,曾国藩心中却升腾起一丝冲动,那就是派人杀了左宗棠——若是左宗棠不为朝廷所用,只怕他日便会为乱贼所用

  直到最后,曾国藩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他深深看了一眼远方,随即便下令南下去了。

  与此同时,左宗棠轻轻捏着手中的报纸,低声道:“我倒想亲自去看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新任两广总督文庆以及钦差副使曾国藩受命南下之际,赵源正在一群复汉军的将领视察前线军情。

  自从攻下了广州之后,复汉军就犹如一台精密的机器,在逐渐拧紧发条,等待着下一次出击的机会。

  当然,具体的表现就体现在抚恤阵亡士卒,将受伤不能再战的一线士卒转入二线守备军队,并将兰芳所施行的三级军事制度在广州实行,以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