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章 收徒?_最后一位文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人又是一番赏析之后,蒲逢春一招手,那首凌空悬浮的诗作顿时飞回。

  “这首诗你还未点题,估计学宫那边的老学究早就等得心痒难耐了。”蒲逢春微笑着说,一点也不在乎那位又哭又闹的李永。

  只是他声音实在太吵,所以蒲逢春无奈,只好一拂袖,才气化为劲风,将他直接从窗户扫出了如意酒楼。

  看到这一幕,在场的所有人都噤若寒蝉,就连云承远都低下了头,不敢多语。

  文会中途被人赶走,这对一个人的文名可是毁灭性的。

  可想而知,李永从今以后会受到多少的口诛笔伐,冷眼鄙视。

  不过即便凄惨至此……

  不也是他自找的吗?

  人们摇了摇头,并不同情与他。

  “好,我这就补上。”姜陵两只手接过原稿,提笔沾墨,没有丝毫犹豫,用端正的楷书写下了诗名。

  《梅花》。

  写完题目之后,姜陵并未停笔,又在下方用小一点的字体写了一句。

  “沛县冬至文会有感,特赠凉州无忧。”

  云承远恨恨地攥紧了拳头,却不敢在蒲逢春面前做出任何反击,生怕对方将自己和那李永一样,扔出如意酒楼。

  这传出去,可是会引得全县人耻笑的。

  一般的县令,他云家自然不必多加忌惮。

  可蒲逢春不一样,他厚积薄发,二十岁直到生子前都是籍籍无名的一个穷书生。

  直到蒲新知十岁时蒲逢春才开始发力,在身为普通人的情况下作出了一首巅峰贯州之诗,引发了四色虹光洗体,不久后便成为了天子蒙生。

  自此之后,蒲逢春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一路高歌猛进,不考则已,一旦考试,必然是榜上前三,甚至还是当年的石府府试的廪生。

  就连云承远的父亲,都不止一次的对这位“逢春先生”表达过尊敬。

  很多人都在说,不鸣多年,明年秋天,蒲逢春必将再次执笔闯殿试,与一国之学子争金榜前三,一鸣天下。

  正因如此,在场的学子才会对蒲逢春尊敬有加,就连他将一名同窗赶出文会,也没有一人敢质疑他的决定。

  “好诗,好字,好人。”

  蒲逢春看着终于算是完成的诗作《梅花》,赞不绝口:“姜陵,你这字体我虽然只是第一次见,但隐隐已有大家之风,晋入‘初写黄庭’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姜陵闻言,看了看自己所书之字,却并没有流露出得意之色,反而是心有遗憾。

  其实,自己小学的时候曾学过四年的书法,但那个时候少不更事,玩心太重,每次上完补习班就回家闹,爸妈不胜其扰,时间一长,也就干脆让自己放弃了。

  那个时候自己还心中窃喜,如今再次执笔,却只剩下满心的复杂。

  姜陵知道,蒲逢春所说的“大家之风”,指的是后世自己临摹的那两位书法大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的笔风。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