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145 章 变法_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是麻木的、随波逐流的等待毁灭的那一天到来。

  可这个时候的大明遇上了张居正,他告诉所有人,他有这个决心。”

  “张居正当上首辅之后,就辅佐皇帝进行了十年改革,这是一场大明前所未有的风暴,涉及到所有人,张居正面临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他从始至终都没有放弃。

  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万历新政,也就是张居正改革。”

  “改革之初他就决心先整顿吏治,这既是改革本身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关系到整个变法革新能否启动并取得成功的前提。

  张居正认为“致理之遣,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明确把“核吏治”当作“安民”“治理”的前提。

  他一开始就围绕“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等方面,大刀阔斧进行整顿,以振举“纪纲不肃,法度不行上,下务为姑息,百事悉从委徇,以模棱两可谓之调停,以委曲迁就谓之善处”的颓风。

  在当时,唯有加强集权,重诏令,振纪纲,方能“张法纪以肃群工,揽权纲而贞百度”,这样革新法令才能畅行无阻。

  变法最怕就是下面的人不按照规定的措施来,而张居正显然是抓住了这个核心。

  为了建立有效的考核考绩制度,张居正于万历元年创设并颁行考成法。

  考成法核心就是制定严格的时间计划表,规定官员做什么事,什么时间完成,要做到什么程度达标,而且完不成或者干不好就被辞退。

  很严厉但是很有效。

  考成法可以说加强了内阁事权,由内阁通过六科、都察院控制六部,而各省抚按则听命于六部。

  最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构都由内阁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使内阁成为变法的中枢。

  同时又促使官员百事惟谨,政风大变,行政效率提高,地方官皆按期定税,缓解了最吃紧的财政困难,毕竟有钱才能办更多的事情。”

  “当然,考成法无疑是好用的,但是这并不是人人都愿意接受的。

  改革之初,也就是推行“考成法”时张居正就遇到阻力,但他很聪明的搬出太祖朱元璋《大明会典》,以“祖宗成法”来推动新政。”】

  朱元璋眼睛一点点亮了他摸着下巴,喃喃道:“这个考成法,听起来可真不错的样子。”

  其他人:……他们觉得不太行。

  【“经过改革,明朝政府办事效率显著提高,史书上对此的形容是:虽万里之外,朝下而夕奉行。】

  李世民想了想,“参考一下还是不错的。”大家情况不一样,倒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不必看见个好政策就拿来用,不过还是可以适当参考别人是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的,自己用不上,万一子孙用上了呢。

  【“在军事上,他与蒙古人达成和议,重用戚继光,李成梁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