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章 物是人非,几家欢喜几家愁_红楼名侦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算一算自己也算是在职两年半了,虽然距离三年一任的说法,还稍微差了些,但有大把的功劳垫着,连升两级来也不算是太扎眼……

  这般想着,孙绍宗心中也不禁生出几分热切,在小跨院里窝了大半年,他早惦记上刘崇善那五间正房了!

  再者说,也只有当上了堂官,日后才有资格与贾雨村分庭抗礼!

  于是他忍不住追问道:“听大人这意思,刘治中是要高升了?”

  韩安邦又定定的瞧了他半响,这才叹息道:“看来你是真不晓得这事——罢了,你先下去吧。”

  靠~

  这特娘刚吊起别人的胃口,却又突然下了逐客令!

  孙绍宗心中腹诽着,动作却是丝毫不慢,起身拱手道:“那卑职便告退了。”

  说着,毫不留恋向外便走。

  老话说的好,上赶着不是买卖!

  要真被韩安邦几句话便弄的进退失据,以后还不得被他牵着鼻子走?

  再说韩安邦变化如此明显,府衙里不可能没人注意到,自己回去好好打听打听,也不难晓得这段日子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孙大人!”

  刚出了韩安邦的院子,就听有人脆脆的招呼了一声。

  孙绍宗转头望去,却是府里掌管文书的从七品经历陈志创。

  当初走马上任的时候,这姓陈的还曾经为难过他。

  但眼下陈志创却是笑的菊花一般,哈巴狗似的凑了上来,斜肩谄媚的道:“大人几时从贡院出来的?我昨儿还听秀才们说,今年这秋闱比往年都要规矩了许多,对大人您这巡阅使那都是交口称赞啊!”

  “陈经历过誉了。”

  孙绍宗淡然的道:“这都是礼部张侍郎领导有方,我不过依命行事,那当的什么交口称赞?”

  “当的、当的、大人那是当之无愧啊!”

  往日孙绍宗要是摆脸色,他多半会讪讪的退开,但这回的热情却是不见丝毫减退,嘴里没口子的喷着马屁。

  见其如此,孙绍宗便瞧出他八成是得了什么内幕消息,知道自己即将升任治中,所以才变得如此热情。

  当然,担任秋闱巡阅使一事,也是不小的加分项——有了这层渊源,孙绍宗这个文官体系中的异类,也便没有最初那么扎眼了。

  在韩安邦门前,倒不好细问什么。

  因此孙绍宗不着痕迹的敷衍了几句,转过脸回到刑名司之后,却是立刻派了周达出马,找陈志创探听消息。

  那陈志创果然是知道内幕的!

  却原来孙绍宗巡阅秋闱这些时日里,顺天府上下为了城外的灾民,也是忙手脚不沾地。

  后来皇帝拨下大笔赈灾银子,灾情为之一缓,韩安邦等人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一松懈,难免便起了歪心杂念。

  又正好贾雨村和孙绍宗都不在,贾系人马就只有一个初来乍到的傅试,韩安邦便琢磨着来个杀鸡儆猴,先捏住这傅试的短处,好趁机扳回一城。

  而这等大事,却怎能不叫上盟友‘刘治中’一起参详?

  然而韩安邦哪里晓得,刘崇善其实已经暗中投靠了贾雨村!

  他表面上帮着出谋划策,等到韩安邦布置下手脚,却立刻上了秘折,弹劾韩安邦构陷同僚。

  然后韩安邦就被御史抓了个人赃并获!

  眼下朝廷的处置虽然还没下来,但韩安邦再想坐稳府尹的宝座,怕是没什么可能了——当然,贾雨村到任府丞没多久,又不像孙绍宗这样屡立奇功,想要继任怕是没那么容易。

  至于那刘治中,则因为检举有功,再加上沾了孙绍宗不少便宜,已然被列入了外放名单之中,最晚年底就要去外省做一任宣抚使【从四品】。

  而他留下的治中之位,除了孙绍宗这个名声在外的‘神断’,怕也无人能坐稳了。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