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71章 确定国号_南明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觉得他称帝后,或许能用一用。

  陈名夏闻语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大王,关于国号和年号的事情,内阁想与大王商议商议。”

  高义欢问道:“几位大学士都到了吗?”

  陈名夏道:“除去走不开的,都已经到泰安了。”

  高义欢笑道:“既然如此,那就今晚商议吧!”

  陈名夏领命,便要告退,高义欢却叫住他,“等一等,将这份奏疏的内容,发在邸报上,要头版!”

  陈名夏行礼接过,点头称是,退出书房,打开一看,脸立时就拉了下来。

  由于故意泄露,高义欢将要称帝的消息,已经在魏国境内扩散。

  不过,这个消息却并没给人们多少震撼,可以说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早在河东之战后,魏国的威望就已经超过南明,而魏国上下对于高义欢称帝,也早有预期。

  时下这个局面,大魏一统北方,版图比南明要大得多,威望也高于南明,魏王不称帝,魏国军民都得替他着急。

  这样的局面,已经不可能同南明和平相处,更不可能继续做藩属,高义欢答应,军队也不会答应。

  因此听到这个消息,绝大多数魏国人,谈论的不是该不该称帝,而是称帝后,会用什么国号,什么年号,以及新朝会有什么新的政策。

  明朝已经存在二百七十多年,留给北方百姓的映象,就是流寇、建奴轮翻祸害,以及朝廷的腐败和民不聊生。

  明朝在南方的根基,或许还很稳固,但在北方,百姓并不留念,他们对高义欢要登基开国,建立一个全新的帝国,还是充满了期待。

  ······

  是夜,在泰安行宫内,李岩、陈名夏、王世琮等人聚齐,商议着国号的事情。

  这里主要有两派意见,一派建议继续用魏,一派则建议另选择国号。

  建议用魏的理由很简单,陈留是魏地,高大王从魏武军首领到魏王,一脉相承,比较符合惯例。

  建议另选国号的人,理由便是新王朝新气象,而历史上魏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应该图个吉利,改个国号,而至于要改什么,意见就多了,有说汉、有说周,都能拿出一大堆理由。

  这时,几人在厅堂内争论,一个个引经据典,各自都有道理,都希望最后选择自己的方案,获得确定国号的荣耀。

  这时,门外侍卫一声高喝,“大王驾到!”

  众人纷纷起身,只见高义欢快步从外面走了进来,众人一起躬身施礼,“参见大王!”

  “诸位先生免礼,请坐!”高义欢在自己的位置坐下后,挥了挥手。

  众人在两边坐下,高义欢便问道:“不知道几位先生,有定论了吗?”

  李岩作为首辅,开口道:“回禀大王,分歧还很大,并未达成共识,臣主张继续用魏,王阁部、陈阁部他们各有建议,主要有汉、周、宋、齐等几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