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2章 回师汝宁_南明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临清城粮食断绝,清军的粮草,其实也已经不济。

  阿巴泰要退出关外,是迟早的事情。

  这时高义欢偷袭鞑子营内,给南面的明军制造了机会,而明军的北上,便城了促使阿巴泰决定出关的关键一根稻草。

  清军粮食已经耗尽,山东抢无可抢,一旦被明军缠住,又不能在短时间内取胜的话,那十万清军便有大危险。

  在此种情况下,阿巴泰只能选择退回关外。

  马士英的奏折先到兵部,再到内阁,周延儒等人早就看过。

  在奏疏中马士英对于高义欢自然一字未提,整个战役全都是他运筹帷幄,指挥有方。

  南直的官军先是有预谋的顿兵徐州,忍辱负重大半年,就是为了麻痹藤县的建奴,然后派兵偷袭敌后,声东击西,调走藤县清军,最后藤县空虚,一举拿下藤县,共计斩获首级三千余枚。

  之后,他继续追击,解临清之围,又斩获无数。

  整个奏折,写的是相当的精彩,扣人心弦,洋洋洒洒八千多字,三十六计快被他使了一个遍。

  内阁看了之后,还斩首三千,根本没人信,所以被压了一天。

  可是紧接着,山东方面的奏折也传过来,从侧面佐证了马士英的奏折,周延儒才忙让人送上来。

  几人中由魏藻德主持兵部,由他回禀道:“陛下,此事臣已经核查,因为山东巡抚也有奏折过来,所以基本可信。”说到这儿,魏藻德犹豫了一下,觉得话还是不能说太满,已满万一马士英虚报战功,牵连到他,于是又忙改口道:“不过,山东距离京师太远,臣还需要派人再次核查。”

  崇祯只听前面的话语,脸上就兴奋的涨红起来,他根本没听后面的话,便不耐烦的挥手道:“快,山东的奏疏拿给朕看!”

  魏藻德正好带在了身上,忙从袖子中取出,呈给崇祯。

  崇祯一看完,这份奏折也是文采斐然,不过重点是强调,山东三司官员是如何巧妙的将建奴主力引向济南,为各地防守争取时间,最后成功让清军无奈退军的。

  山东和南直隶的奏疏内容不同,不过有一点却可以确定,那就是建奴真的撤出山东了。

  “奴在山东受挫,马爱卿已经督促勤王之师北来。”崇祯合上奏折,脸上难掩喜悦之色,他看向几人,忽然一脸振奋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几位阁老,谁愿意出京督师,同马爱卿配合,一鼓作气,重创建奴啊!”

  明朝一战就损失了十来万,明军斩首三千多级,显然无法让崇祯满足。

  看了两份奏折后,崇祯内心的无力感消失,觉得大明的军队还是能有所作为,所以期许他们能够建立更多的功绩,重创入寇的建奴,一解他心头之恨。

  面对崇祯期许的目光,几名大学士却后背一寒。

  不说建奴不好打,马士英的奏疏还未核实,就算是真的,出去督师却没达到皇帝心中的预期,恐怕也要有麻烦。

  大学士吴甡方见皇帝目光看向他,忙行礼道:“陛下,臣到是想为陛下分忧,不过臣刚接过督办流寇的事宜,实在分身乏术。”

  崇祯微微皱眉,不过流寇也是大事,于是又把目光投向其他几人,却见刚才还说话的魏藻德,低头伏地,屁股翘得老高。

  周延儒心中正寻思事情,动作慢了一拍,立时就被崇祯盯上。

  “周卿,你可愿意督师?”崇祯看着他问道。

  周延儒心里叫苦,不过转念一想,建奴入寇大半年,也到了该出关的时候。

  现在躲又躲不掉,他便只能正色行礼道:“臣愿意自请观师,为陛下杀奴。”

  崇祯当即大喜,下诏褒奖,降手敕,把他比作召虎、裴度,赐章服、白金、文绮和上等好马4匹,拿出大批金帛让周延儒赏赐军队。

  (感谢且随疾风前行ii的500,Abuner的1000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