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0章 进位大典_南明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焚香祭拜,告慰上天。

  等上完香,他起身接过王世琮手中的托盘,遂即转身过来,扫视高台下如云的旗幡,还有肃立的士卒,顿时豪情万丈,大声呼道:“汉祚不幸,胡虏南侵,虐流百姓,而朝廷不能护之。至此危难之际,孤进位西魏王,以三秦、汉中、豫南、愕北、鄂中之地为西魏国,凡我臣民,当齐心戮力,内保黎庶,使百姓安乐,外抗鞑虏,杨我大魏国威!“

  高台下方,如林的长枪,高高举起,在阳光下闪烁着,一片银光。

  魏军诸多大将,具都振奋不已,与士卒一起高举兵器,振臂而呼,声音直上九霄。

  身穿冕服的高义欢,将托盘举过头顶,感受着四野传来的欢呼,内心雄心勃勃,生出了一股一扫六合的气概来。

  围观的百姓和士子,也都被宏大的场面所震撼,心中都清楚,一个强大的政权,正从关中崛起,其势,将是如日东升。

  这一场进位大典,耗费不少,花费白银十万两,但是却极大的振奋了民心士气,西魏国作为一方政治势力,正式的登上了天下这个舞台。

  此时西安城中,可谓大事不断,除了刚举办完的进位大典,马上就是西魏王与明朝公主的大婚,另外西魏国建藩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也将在西安进行。

  自雄才大略的隋炀帝,开创科举以来,科举就逐渐成为了社会底层向上流动的重要通道,也是官府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

  虽说科举自身也有些问题,但是不得不承认,他是历代以来,最公平的选官手段。

  西魏作为一个新兴的政权,也需要通过这种手段来选官,来与满清和明朝争夺人才。

  一般而言,会试在二三月间进行,不过这次却被推迟到五月。

  这原本是为了照顾关中的士子,同时也因为王京刚迁到西安,各个衙门事物太多,无法按期举办,却不想这一推迟,却将不少明朝和满清的士子,都吸引了过来。

  江南文化鼎盛,科举考试竞争激烈,许多在南京落榜的举子,听到西魏将在五月举行会试的消息,便千里迢迢的赶来,想要碰个运气。

  满清控制的山西、河南,有些读书人不愿意,参加满清的科举,便也悄悄跑了来,看能否中举。

  这种情况,以前是不可能出现,但随着西魏国的建立,情况便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此时,随着科举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西安城也就越发的热闹起来,来自各地的近千举子汇集关中,大大超出了藩府的判断。

  残破的西安城,先是迎接了大批从豫南迁来的官员和家眷,还有许多随行的富户,现在又迎来这么多举子,福藩完全没做好准备,城中的客栈和驿馆根本不够住,家家爆满,高义欢只能下旨,搭建帐篷,或者将举子安置进民宅。

  西安原本是一座走向衰落了城池,人口锐减,可是随着高义欢定都于此,便使得整个城池,重新充满了活力,原本冷清的各家商铺、酒馆、青楼、客栈顿时都变得火爆起来。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