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5章 两军相遇_南明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要孤王怎么说你?”

  姜襄哭丧着脸道:“大王,臣不是说了吗?臣真顶不住啊!鞑子太生猛了!”

  高义欢把脸一板,“你还有脸提,你还说孤不派兵增援,你就死给孤看,你怎么没死呢?”

  高义欢确实有些老火,姜襄弃关,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原本魏军是要在雁门关,先消磨掉清军的锐气,再放进来打,现在等于省掉了这一环节,那魏军正面能不能顶住多尔衮的攻击,就成问题了。

  以逸待劳,变成了硬碰硬,高义欢自然恼火。

  这时一旁的陈名夏见气氛有些僵,忙出来道:“姜总兵,你也不能怪大王这么生气,大王收到你的救援信,立刻就派白都督领兵北上了。这也不怪大王生气,你怎么就不多坚持两天呢?”

  姜襄也是有苦说不出,他北上迎敌前,高老二打了包票,让他放开打,大胆打,要做他坚强的后盾,结果龟孙还真是后盾,除了给点器械和粮饷,硬是没派一个兵上前线。

  这让姜襄心生疑虑,怕高老二不来,加上清军确实凶猛,他一看关城塌了,便带头就跑。

  高义欢确实也没想到这种结果,魏军在固关和壶关的防守都很不错,但是他忘记了魏军防守经验充足,各种工事和防御手段信手拈来,加之器械精良,又是防守地形险要的太行山脉,但是姜襄却未必能比得上魏军。

  他以为姜襄十多万人,就算不如魏军,也是能折腾几个月的时间,毕竟历史上姜襄可是折腾了九个月的时间。

  只是他没有想到,姜襄还是那个姜襄,清军屡次与魏军交手,却有了一定的提升,而最为关键的一点则是,历史上姜襄被困大同,无路可走,只能以死相搏,意志坚定,而这次守卫雁门关,他却有后路可退。

  高义欢这时也冷静下来,姜襄此前并不是他的部署,只能算是友军,他长叹一口气,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道:“你呀!你呀!就是意志不坚,真下绝心死守,孤王不信你守不住。”

  说罢,高义欢一挥手,“好了,你起来吧!孤王希望你能戴罪立功,让孤王另眼相看。”

  陈名夏忙道:“姜总兵,还不谢过大王!”

  “臣谢过大王,今后一定戴罪立功!”姜襄心里满是苦涩,晋国公和世镇河东的梦碎了,西魏这边的流侯估计也泡汤了。

  子孙的长期饭票和他自己的饭票,都弄没了,让他很是沮丧。

  高义欢摆摆手,“你退下,去休息吧!”

  姜襄告退,这时浑身是血的白文选,却疾步走了过来,单膝跪地,“大王,臣有负重托,还请大王责罚!”

  高义欢连忙上前将他扶起,微笑道:“文选,孤都听李先生说了,这件事不怨你,能回来就好!”

  一旁离开的姜襄,看见高义欢立时就换了一副面孔,心中突然有些失落,而白文选内心却感到一阵温暖,他忙道:“大王,鞑子来势汹汹,我们正面只有三万人,恐怕难以抵挡啊!”

  高义欢将他扶起来道:“文选放心,孤王已经下旨,让徐黑虎和黄秉忠向孤王靠拢!”

  此时清军的进攻已经开始,不过清军准备不足,石廷柱冲了一阵,并不见魏军阵线松动。

  多尔衮抬头看了看天色,夕阳已经落下,而魏军已然有所准备,清军却准备不足,况且一路追杀过来,士卒疲乏,他见石廷柱没有进展,觉得不宜再战,免得折了锐气,立刻让人鸣金。

  “大军就地下营,养锐一晚,稍作准备,再来一战破敌!”当下多尔衮下达军令,并让士卒收拾大同军的器械、铠甲、等物资,并将溃兵尸体人头割下,筑成“京观”,震慑魏军,炫耀大清将士的武功。

  (感谢海布里之枪的打赏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