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治郡河东(二)_汉末之风起并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及早进行货币改革,明年手中的五铢钱全得变成破铜烂铁。

  曹魏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官府空有大量货币,民间却不认同。不得不以布帛为货币。甚至曹操为了补充军资,设立摸金校尉,派手下人去挖坟盗墓。

  摸金校尉!摸得可不是五铢钱,而是黄金!

  毕竟黄金这种东西,无论世道乱成什么样,大家也都是认可他的价值。

  硬通货,保值两千年!反正到张瑞穿越前,这玩意儿还是倍值钱。

  这方面蜀汉刘巴主持的币制改革就很成功。先不论直五百钱是不是在剥削百姓,刘巴将官市与货币改革绑定在一起,想购买蜀锦,便必须使用直五百钱,类似金本位一样的制度,保证了直五百钱的经济价值。使其流行于曹魏、东吴两个敌对政权。

  河东、太原虽然没有蜀锦。但是这两郡产盐、铁啊!

  以盐、铁、战马为担保,发行新币,至少在河北、司隶、中原一带流行是没什么问题的。

  论劫掠财富,实在是没什么比铸币权更迅捷、快速了。

  打仗还得死人!

  哪像铸币,只要几个工匠在一间作坊里捣鼓几下。

  匈奴、乌桓就得拿最宝贵的战马、牛羊来换。

  袁绍、董卓就得哭兮兮的拿成车的粮草来换。

  如果很难理解这些,那就参考后世的米帝。以石油为担保的米元,只要机器开动印刷,轻松收割全世界财富。

  当然这些的前提是,张瑞手中要有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能守住河东。稳定的河东产出足够的盐铁作为担保。

  只有长城内外皆广泛流通河东货币,张瑞才能通过铸币权收割财富。

  而且张瑞可做不出曹操、董卓那些破烂事,派手下去挖坟盗墓。

  所以货币改革势在必行!

  而且是由一名宅男主导的货币改革。

  当初是键政达人的时候,张瑞怎么吹牛皮都无所谓,没人会顺着网线过来打死他。

  但这次是真的要进入实操环节了。

  一旦处理不当,百万生民的阖家幸福就被张瑞一手给葬送了。

  王莽的前车之鉴,张瑞不敢稍忘。

  但张瑞对自己也有信心。因为自己同其他改革者不同,自己有成功的经验可以照搬。

  张瑞的理念是,没必要畏惧改革。

  很多人谈改革而色变,仿佛一旦改革就是与天下所有人为敌。好像改革者必然不得好死。

  事实上若没有一次次锐意革新,诸夏到现在还跟四周蛮夷一样,处于奴隶制时代呢。

  没有革故鼎新,诸夏谈何跟米帝问鼎之轻重?敢在会谈中指着米帝的鼻子,跟对方说,没有人有资格从实力的角度,居高临下的跟我们说话!

  张瑞穿越而来,连改革的勇气都没有,那还谈什么群雄争霸!

  那个活计可比改革危险百倍!失败即死!

  改革至少还有一次次调整的机会。

  所以张瑞坚定决心,改!

  没道理他曹魏胡搞乱搞,用布帛做货币的改革都能成功,自己稍微改改货币款式和重量还能失败了。

  面对坚定不移的主公,国渊等人只得一改再改新币方案。

  首先是确认货币重量,因为打算发行到域外,铜钱的质量不能太大,考虑到防伪、防盗又不能太轻,太简单。

  同时为了防止磨损,而导致货币贬值,变成劣币,在张瑞的提议下,货币不再以重量相称,改为通宝。

  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篆刻“开元通宝”。如此,即便货币磨损也不影响货币价值,从而方便市场交换。

  一次性将诸夏货币交易体系改进数百年,这种货币体系在历史上从唐高祖时期一直沿用至民国时期,能够造福无数子孙后代。即便将来张瑞故去,这套货币体系,也能为诸夏苗裔避免许多货币改革方面的弯路。

  这应该是穿越者对历史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直接将民族发展引领到最正确的道路上。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