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7章 有觉悟的士绅(求订阅,求支持)_这个大明太凶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那天知县亲自带人,测量李家的田产,一万三千亩地够他丈量的,为了量地,朝廷制意制作测量田亩的法定工具,不许地方使用私尺来丈田。一为铁制弓尺,用于短距离和复杂地形测量;一为绳尺,一拉就是几十丈,适用于长距离测量。

  申告之后的清田,并不止对付李家,整个颖州府和大明许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清田行动。

  外地清田清得如何,李麟孙不清楚,但是只用了半个月,就查出李家的问题。

  大明朝上税,也有税务凭证的。

  乾圣朝之前有,乾圣朝之后更有。

  相比旧式凭证,乾圣朝的凭证借鉴了后世的凭证,一式三联,一联是本地官方留底的征收凭证,放在州县衙门保存。一联上缴布政使衙门留存、查验,一联是百姓保存纳税凭证,证明自己已经交税完毕。

  李家申告了一万三千亩地。

  可以,随便申告。我看你交了多少税!

  勾结衙吏烧毁灭凭证?

  绝不可能,除了三联凭证本地衙门保存一份之外,布政使衙门还保存一份,而且户部还有“统计册录”。

  烧?

  不说衙吏有没有那个胆子,除非他们能从地方烧到中枢朝廷,否则绝没有烧毁的凭证。

  和所有地方清田一样,一队人清查田亩;一队人查验县衙税票;知县则带队在李家查验纳税凭证。

  面对清多出来的田地。

  李家承认是自己的田,那么请补税。补得不多,从乾圣元年一直补到乾圣八年,另处五倍罚金。然后就可以补办田契,田还归你们李家。

  怎么样,朝廷仁义吧!

  李家不承认是自己的田,那么田产直接作为“无主田产”抄没充公。

  你不愿意,官府也不是非要没收你的田产,只要你李家能拿出田契和税票,把往年欠税和罚金都补缴了就算完事儿。

  往死了查!

  往死了罚!

  你不是地方贤达吗?

  天下岂有逃税的贤达!

  一场清田,清出了李家两万亩地,李家足足补了近十万两的税银和罚款!

  其实,大明的税赋并不重,以南直隶为例,平均税率是每亩两。而且到了乾圣朝后,还废除了户派、辽饷、练饷等苛捐杂税,只留下了田赋以及相当于的田赋三分之一左右的教育附加,南直隶税收最重,每亩不过两。

  李家足了近十万两!

  绝对是吐血。

  不过,当时清田,都是在各地试点。试点之后,再推行全省,全国,至于其它地方,那也是要清查的。只不过是颖州是试点地区而已。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所谓的试点地区,其实就是的交通要地,清田只是手段——是为了获得田地安置军户的手段而已。那怕是乾圣二年清理军田时,已经安置了不少军户,但还是有所不足。比如很多府县并没有土地安置足够的军户。

  直接抄家,显然不合适。

  皇帝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