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章 火神赐物(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_这个大明太凶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奴败退后的济南,就像是一座工地,作为一个工地的济南,凌乱而嘈杂,街道两边,到处都是忙活着的工人。这既是“以工代赈”的为了让百姓维持生计需要,同样也是战后重建的需要,

  除了木材之外,像砖块之类的建筑材料都是现成的,毕竟大火只是烧毁了木材,并没有烧毁砖块,有了现成的砖块,建筑的速度自然快了许多,就像巡抚衙门,这样官厅建筑骨架已经有了一点模样,其实,第一批重建的,也就是官衙之类的“官厅”,毕竟,这些房子都是由官府支出,至于发放的工钱,本身也就是“以工代赈”所必须的。

  工地上有建筑工人正在忙着,工地边沿处,一块木牌立着,不知是不是被什么撞了到了朝一旁歪着,上面写“巡抚衙门”四个大字。

  就在工匠们忙活着的时候,一行人已经骑着马到了工地上,领头的正是朱国强,宋学朱等人也跟在他的身后。

  下了马,宋学生就上前去把“巡抚衙门”的牌子重新扶正插好,然后,才瞧着工地上已经砌好的墙体说到。

  “再有几天的功夫,这衙门差不多就修好了。”

  “旭初,你这里建的挺快的啊!”

  朱国强笑眯眯瞅着衙门说道。

  “其实,盖房子最费工费实的就是打地基,那场大火虽说烧掉了房子,可是地基大都完好无损,只要把断墙推倒,然后在旧地基上重新翻盖就行了,几个人一天就能重新砌出一面墙来……”

  “墙是好砌,就是屋架梁斗不好办,不单是木匠少的缘故,就是一时间制抬梁架斗的木头也不用,所以总归还是要耽误一些功夫。”

  “抬梁架斗?”

  疑惑中,朱国强看到墙内工匠们正在那里忙活着,他们将正往撑梁大柱上着屋架,跨度不过只有六七米的屋子,居然需要四根粗大木柱作为支柱,上面的屋架也需要大量的大腿粗细的木料,瞧着这些木料,朱国强疑惑道。

  “怎么不用桁架?”

  话音刚落,朱国强就恍然大悟——这个时代桁架还没有传入中国!

  中国古代建筑并没有发展出桁架结构,近代以前也没有后来常见的木桁架屋架,和近代桁架结构相对应的是中国的抬梁式结构和穿斗式结构。不过即便是如此,无论是抬梁式或者穿斗式结构,都浪费了大量的木料。

  “桁架?”

  宋学朱疑惑道。

  “世子爷,什么是桁架?”

  “就是三角桁架。”

  随手从地上折一截树枝,朱国强在地上画着它的结构说道。

  “三角桁架形状与简支梁跨中受集中荷载的弯矩图一致,它比梁结构的效率更高,且不会像拱那样对支座产生推力……”

  作为一个工科生,朱国强当然知道“三角桁架”的种种优点,中国古代房屋建筑的两大特点:使用土木材料和使用框架式结构。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