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65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敲响王朝的丧钟。

  所以,对于分封制的讨论,自春秋初期出现至今,就从未曾停止。

  ——如果分封制好,那周王朝的覆灭怎么解释?

  长达数百年的春秋战国,以及周天子所经受的屈辱,又该作何解释?

  可如果不好,那周王朝从最开始那巴掌大的地方,到后来富拥神州万里,又如何解释?

  对于这个问题,始皇嬴政的答案,显然是‘吾不用也!’

  但秦二世而亡的前车之鉴也证明:就算分封制应该废除,但短时间内,也还不是废除分封制的好时机。

  所以在鼎立汉室之后,汉天子刘邦毫不意外的甩开膀子,将历史的车轮往后推回去了半步,以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于天子。

  而这样一来,曾使得姬周灭亡的那个问题,就又摆在了刘汉王朝面前。

  ——中央不够强大,郡县制就无法有效治理地方;但分封制又会对中央造成威胁······

  怎么办?

  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里,为了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汉室拿足足七个异姓诸侯的头颅,以及数十万汉家将士的性命,终于得出了一个准确的结论。

  ——分封制就算能用,也不能用来封异姓诸侯!

  王陵、张苍二人心里也明白:在异姓诸侯临将绝迹、汉室除长沙王一脉以外的异姓诸侯都已濒临‘灭绝’的如今,刘盈的《推恩令》,显然不是给异姓诸侯准备的。

  而这,也正是二人前来,想要仔细了解这些闻所未闻的法律条令的原因。

  “诸侯之子,皆为王、侯······”

  “嗯······”

  沉吟着侧过头,待看见张苍脸上,也带着和自己一样的孤疑时,王陵的面容之上,才终于涌上一抹忧虑。

  但王陵却也没急于打断刘盈,而是朝刘盈微微一点头,示意刘盈继续说下去。

  ——王陵有种预感。

  比起看上去无懈可击,实际上却颇有些危险的《推恩令》,刘盈所提出的其他几条法令,恐怕会更加危险······

  见王陵面色沉凝的示意自己继续,刘盈面上轻松之色,也悄然被一抹迟疑所取代。

  但刘盈也没有太过纠结,只稍一沉吟,便将其余几条法令的核心内容简述而出。

  “《左官律》,乃因吾汉祚以右为尊,故曰:凡朝堂所遣之诸侯臣,皆为右官,诸侯自任之臣,则为左官。”

  “左官与右官同秩,则以右官为尊,且左官不得入朝为臣、不得久居关中、不得升迁;若诸侯有罪,其国内左官皆连坐······”

  “《附益法》,乃诸侯行贿朝臣,或朝臣勾连诸侯,以惠诸侯者,皆曰:附益,令禁之;若有诸侯同朝臣勾连、朝臣附益诸侯之事,则皆罪之······”

  “《阿党法》,乃曰:诸侯之太傅、国相、内史等二千石,皆当由朝堂委任,诸侯不得自聘;若诸侯有罪,而二千石不能举者,皆同罪······”

  随着刘盈次序道出这些法律条令的内容,王陵、张苍二人的眉头不约而同的一点点皱起。

  待听到最后这句‘诸侯二千石由朝堂指派,诸侯王不能私自任免’时,王陵的眉头,终于是紧紧皱在了一起。

  见二人似商量好一般,同时带上了痛苦面具,刘盈的话头也不由一滞,望向二人的目光中,更是再也不见丝毫自信。

  “安国侯以为······”

  “可有何不妥?”

  语带孤疑的发出一问,终是惹得王陵从沉思中回过神,神情怪异的盯着刘盈看了好一会儿,才自顾自摇了摇头。

  “殿下所言之诸策,若皆可行,自当于朝堂大有裨益。”

  “然······”

  不出所料的道出一个‘但是’,张苍望向刘盈的目光,便愈发慎重了起来。

  “家上可曾听闻:治大国,如烹小鲜?”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