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8章 那个,不好意思哈···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卵贼’之类的谩骂,阳城延的面容之后世行,却不由涌上了一抹如释重负的笑容。

  “宦者令胆敢受金,便当无大事······”

  如是想着,阳城延便长松了一口气,示意没被点到的人在此稍后,便带着诸冶监一干人等,也跟着春陀向前走去。

  只是走着走着,阳城延才刚轻松下来的面容,便再度被一层愁云盖住了大半。

  “箭矢······”

  ·

  片刻之后,包括阳城延在内的三十几名少府官员,便一股脑聚在了刘盈的面前。

  只是即便在见礼过后,刘盈也依旧没有下令赐座,而是猛地侧过头,朝阳城延稍一昂首。

  “少府所储军械、兵刃、弓羽箭矢之册籍何在?!”

  语调清冷的发出一问,刘盈便似是被什么事惹怒一般,直勾勾盯向了阳城延。

  拜几十年前的秦少府,以及几乎完全沿用秦廷政治体系的汉室朝堂所赐,如今汉室的中央部门,绝大多数也都还延续着秦时的结构。

  其中,又尤以秦军匠阳城延执掌的少府,以及丞相萧何亲手拟定的《汉律》,为‘抄袭秦制’重灾区。

  ——如果始皇嬴政,或是秦相李斯重生,看到如今的汉少府,必然会瞠目结舌的竖起食指,指着阳城延的鼻子厉喝一句:这分明就是秦少府!

  而在一切都与秦少府基本无异的汉少府,最让刘盈看重,也最具实用意义的,无疑便是继承自秦少府的军、农用品流水线生产,以及‘物勒工名’制度。

  物勒工名,顾名思义,就是在每一个少府生产的兵器、农具上,刻上工匠的名讳。(此处勒取意为:雕刻)

  再加上自秦时盛起,并在几乎完全继承秦制的汉室发扬光大的零部件独立生产、可拆卸替换的武器、农具制作方式,就更使得物勒工名制度的优越性,被发挥到了极致。

  就拿此番,刘盈前来考察的主要目标,弓、弩箭羽来说,便普遍由箭镞(箭头)、箭杆、箭羽三部分组成。

  而组成一支箭的这三部分,便会分别铭刻上工匠的命名。

  ——制造箭头的工匠,会把名字刻在箭头与箭杆相连的位置;箭杆的制作者则刻在箭身;为箭身安插箭羽者,则刻在箭羽旁。

  除此之外,在这三个零件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箭矢之后,负责审查箭矢质量的长吏,也同样需要在箭身刻上自己的姓名,以表示自己认可这支箭,是一支质量合格的成品。

  箭头、箭杆、箭羽,以及审查质量者,这,便是四个人的名字、官职,刻在一杆箭矢上了。

  但事情到这里,也还没有结束。

  ——在这支箭正式通过质量测试,正式成为军械储备时,这支箭,甚至能获得自己的产品编号!

  举个例子。

  如果刘盈有兴趣去找来一支汉室军队装备的箭矢,就必然会在箭杆上,发现以下信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