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章 朝议初体验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盈只稍一思虑,便明白过来:那个比萧何稍高一些,且位于右侧的位置,应该就是自己的座位了。

  这也正常。

  太子即便是‘君’,那也是储君!

  就算刘盈身为太子,甚至是理论上执掌朝政的监国太子,在天子刘邦尚在世的情况下,刘盈再如何,也不能坐上那方象征天子权柄的御榻!

  对于这种关乎上下尊卑,秩序底线的细节,刘盈自是看得明白。

  想明白这一点,刘盈便一板一眼的整理一番衣冠,旋即将上身稍弯曲,对殿内朝臣百官郑重一拜。

  待直起身时,刘盈的面容之上,已尽带上了让人如沐春风的温润笑容。

  “父皇御驾亲征,令孤代为监国,以主朝中大小事务。”

  “然孤年齿未满,年不及冠,骤担如此重任,实如履薄冰,惶恐不可自得。”

  语调平和的道出此语,刘盈便稍侧过身,对萧何微一拜,才又再度针对向殿内忠臣。

  “孤不讳政事,恐乱国之大策;故今日朝议,仍以萧相为主,孤只以为旁听。”

  “诸公可自如往常,父皇不在、萧相主掌朝政时之朝议,一切如故便是。”

  言罢,刘盈不由再一拱手,小心翼翼的御阶顶端走下几阶,来到自己的座位面前,对萧何稍一拱手,才悄然跪坐下来。

  听闻此言,萧何不由略显诧异的侧过身。

  见刘盈端坐于自己斜后侧,比自己稍高几阶的御阶之上,萧何不由淡雅一笑,起身对刘盈一拱手。

  “家上有令,臣自不敢不从。”

  闻萧何此言,刘盈也只温尔一笑,将面前早就备好的空白竹简摊开,竟真摆出了一副旁听的架势。

  见此,殿内朝臣百官纵是对刘盈‘我只是旁听’的说法有所质疑,也终是暗自长舒口气。

  殿内原本略显诡异的氛围,也因刘盈谦逊的姿态,而逐渐轻松了一些。

  见刘盈不似作伪,果真一副旁听的架势,萧何稍一思虑,便回身面向对内百官。

  “陛下临出征之前,已令太子暂为监国,又以整修关中水利之事相托。”

  “今日朝议,诸公卿曹当就关中水利之整修、缮护一事,畅述己见。”

  当萧何以一股几乎刻进气质中的庄重,道出这段开场白,今日这场朝议,便也正式拉开序幕。

  只不过,与刘盈预料中,朝臣百官争相出班纳拜有所不同:在萧何道出那段开场白之后,首先从朝臣摆列站出来的,只是一个腰系铜制官印、黑色绶带,秩禄在六百至一千石之间的小官?

  刘盈正思虑间,那小官便来到殿中央,对御阶方向的刘盈、萧何二人分别一拱手。

  “少府丞臣离,谨拜家上,参拜萧相。”

  听闻那小官自报家门,刘盈这才恍然大悟,微点了点头。

  少府丞,秩千石,为少府之副,有六人。

  行礼过罢,那位自称为‘离’的少府丞之一,便将腰杆挺得笔直,似是要在刘盈面前留个好印象。

  见刘盈正面带温笑的看着自己,那少府丞不由暗自一喜,却也没忘记正事。

  “关中之水利,多乡野之渠、溪,其缮护整修事,由县官主之便可。”

  “及关中水利之巨,乃需朝堂共议以修、护者,唯郑国渠一处。”

  “今家上承陛下之令,以整护关中水利,臣私以为,当以郑国渠为先。”

  嘹亮的道出阳城延先前交代的措辞,那少府丞便又一拱手,悄然退回了自己的班列。

  而御阶之上,感受着殿内这股颇大些民煮气息的朝议氛围,刘盈面上,也缓缓涌上一抹兴致盎然。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