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4章风波_大明之太孙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寂静,全场死一般的寂静。

  数以万计的道道目光死死盯着眼前的杏榜,震撼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为何会试榜单后面,要写上中榜举子的籍贯?

  因为参加会试大考的举子,来自于全国各地,很有可能出现同名同姓的巧合状况,若是加上籍贯,便能防止出现任何意外。

  但礼部官员未曾想到,正是因为这籍贯公布人前,导致放榜现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可怕寂静,令人毛骨悚然。

  会试前三,包括会元在内,竟然全是北方士子!

  这怎么可能?

  根本就不可能!

  在元末乱世,战争频率最多的地方是北方,元朝的北方军阀混战,以及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和元朝大军的征战,加上大明王师的数次北伐,战场区域主要就在北方,这使得北方的人口和环境都招到了严重的破坏。

  加之自唐宋以来,中原经济发生了南移,这使得大量的人口迁徙到了南方,同时南方经济的发达也使得很多人都可以在良好的经济条件下,从事科举考试而不用为生活操心,专心研究儒家经典和从事科举考试。

  这导致南方士子的文化素养确实高于北方士子,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成绩一般都比北方人出色,例如洪武年间的科举考试南方士人的进士人数远超北方,占据整个进士人数的七八成之多,已经成为了朝野上下的一种共识与默契!

  但是现在,此次会试成绩,出乎所有的意料之外!

  三名北方士子横空出世,霸占了包括会元在内的前三甲,被众人寄予厚望的应天府解元竟然屈居第四,而除了他们三人之外,再无一名北方士子上榜!

  这合理吗?

  这合理个屁,处处透着诡异!

  虽然会试放榜与乡试放榜流程差不多,都是最先由快马报捷,由专人到客栈或者府中报喜,等所有传报完毕,才会在京城东南的贡院前张贴榜单。

  但焦急地在家中客栈中等待,哪有自己亲眼目睹这历史性的一刻来得刺激痛快,毕竟这可是关乎到许多寒门书生的命运。

  会试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贡士的“贡”,即上贡之意,一跃可就是“天子门生”,青云直上。

  这会试之后就是当今天子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是天子亲策于廷,被朝野上下视为“抡才大典”,所有的贡士都能通过殿试,名列三甲,只不过是名次会有些许变化,三甲待遇各不相同罢了。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通过会试,杏榜有名,那便即将青云直上,若是考中状元、榜眼、探花或者二甲,日后说不准便是朝堂重臣,一方巨头。

  故而前来看榜之人不计其数,参考举子几乎尽皆到场,此刻他们正面容铁青地看着那张榜单,久久说不出话来。

  对于北方士子而言,这场会试简直就是莫大的耻辱!

  若非韩克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