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二六一 战争结束了一半_七海扬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类追求平等自由真的是历史的必然,历史的车轮一旦开启,或许能稍加阻碍,但最终也会失败。

  正是受此震撼,李君威才下定了决心,选择承认英国新政府,并且与之建交。

  李君威仅仅散播一点风声,英国政坛就闻风而动,派遣首相前来,在凡尔赛宫,两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流,首相哈利表示为了两国的和平和友谊,无所不谈,甚至为了让谈判顺利,哈利首相还带来了李君威当年的老友,曾经东印度公司的经理,帝国皇室的世交,托马斯爵士。

  当年托马斯爵士出于爱国情怀,面对李君威执意与法国合作,中断英国光荣革命,愤然与其绝交,但现在,他为了英国,出现在了李君威面前,公开为当初的不礼貌道歉,但只是道歉,没有认错,他的低头仍然是出于爱国情怀。

  因为英国对帝国的承认非常迫切,所以,双方的谈判非常顺利。

  英国承认了帝国当年与詹姆斯二世的一切交易,这意味着,英国不再对美洲的殖民地,包括北美东海岸殖民地、哈德逊湾的殖民地、加勒比海的岛屿提出主权要求。

  同时英国放松了对帝国商品的关税控制和政治禁令,虽然在英国要发展的纺织、钢铁等方面仍然限制颇多,但对中国出产的机械零件、动力系统等工业制品进行了放松,毕竟这些英国无法自产。

  李君威也投桃报李,愿意向英国开放英国旧有的殖民地,牙买加、巴巴多斯等加勒比海地区,让英国人可以到那里投资、移民。毕竟那些殖民地对于帝国来说只有财税之源的作用,人越多,开发越多,税收就越多。

  当初英国加入大同盟,就是要靠大同盟抵抗来自帝国和法国的威胁,现在两国的威胁不存在了,虽然建立一个欧洲联盟,仍然对英国有利,但那是长远的利益,也可以当成与帝国建交的筹码。

  因此双方在确定建交之后,哈利首相率先对大同盟提出异议,他在凡尔赛宫公然表示,现在并不是大同盟要继续战争,而是奥地利一国拖着大同盟与法国进行战争,如果奥地利拿不出补偿各国的资源,大同盟索性解散,各国单方面与法国、西班牙媾和就行了。

  这一提议得到了荷兰、哥萨克两国的公开同意,这使得奥地利邀请帝国加入大同盟变的有些可笑,你们原本的同盟都保持不住,还想吸纳新成员,这不是扯淡吗?而且哥萨克共和国的同意,本身就代表着帝国的意思。

  葡萄牙和普鲁士选择了默认,两国不想得罪奥地利,而普鲁士还想结束这一场战争,到东欧重新开一场战争。葡萄牙的目的更简单,战争期间,借了太多的钱给各国,现在各国拿不到赔款,再打下去各国财政崩溃,谁来还钱呢?

  而法国一方也在旁敲边鼓,想尽办法的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