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三章 父子对论_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关中巨变,陛下遭乱流离,布为汉臣,本当出兵保驾北走,怎奈徐州势疲,地势偏远,故臣难以西归,每每思之,只得望西啫叹。陛下遭李傕,郭汜之乱,蒙尘与乐阳,后驾至弘农又为李乐相欺所辱,幸得杨奉、韩暹深知其谋,救驾东归,实乃栋梁贤臣,汉之忠良也。今二人落魄徐郡,布不忍功臣折与荒郊,良将损与沼野,特上表奏韩暹为沂都牧、杨奉为琅琊牧,代陛下镇守东南,复安社稷,则汉室幸甚,天下幸甚。”

  “奋威将军布?”曹昂心头暗跳两下,接着抬头问曹操道:“这是吕布向天子上表的?”曹操冷冷的点了点头道:“杨奉、韩暹自败于孤手下后,南奔淮南归附袁术,据说一直受袁术猜忌,郁郁而不得志。现转投吕布,吕布表奏二人为沂都牧,琅琊牧。如今臧霸、昌豨、孙观、吴敦、尹礼等贼寇尽皆听命与吕布。长此以往,杨奉、韩暹与泰山诸贼寇祸乱山东,到时只怕兖州难有宁日。”

  原来如此,曹昂闻言心中细细品味,看来曹操对吕布已是到了不除不快的境地。现在的吕布就是他心头的一根刺,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曹操的地位。而且看起来吕布却是也是野心不小,光此一件事,就可看出吕布也是在时时刻刻的谋计曹操。

  至于这表书,也不过是走个形式。曹操就是不准,吕布又岂能招杨奉,韩暹回徐州?如此说来,只有另想办法才可以,只是曹昂奇怪,以曹操用兵之法,麾下谋士之智,难道真的会对吕布的战略束手无策?

  “这是在考校我,提携我!”曹昂心中念头飞转,接着沉稳出言道:“父亲不如就应了吕布所奏。”曹操闻言面色不见改变,只是转口问道:“为何?”

  “吕布虎踞徐州,帐下能人不少,如今他脚跟以稳,非等闲可动,父亲若无充足准备,暂时当不可与其发生冲突。况且,杨奉、韩暹这两个人志大才疏,昔日夺驾之战,尚且不敌我军一击之力,就是任他们为此两地郡守,想必翻不起多大的风浪。况且,泰山诸贼,尽是有勇无谋之辈,可暂不必过虑。”

  曹操闻言一边轻轻的抚这下额长须,一边轻轻言道:“只是若如此,也非长久之计。”曹昂闻言沉声道:“父亲不如与杨奉、韩暹修好如何?昌豨、孙观不妨暂时也使以安抚之策。”

  “哦?此话怎讲?”曹操闻言颇为好奇,只见曹昂细细斟酌一番词语,道:“父亲,杨奉二人乃白波贼出身,后入西凉军,一生未得享受富贵。后成救驾大功,本指望封侯拜相,不想天子却为父亲移驾许都,想必这也是后来他们自不量力与父亲对战的根本所在。如今二人落魄,但想必,父亲若能以天子名义,承认其功,二人必然渐离吕布,转而倾向父亲。”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