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能飞的“腊肠”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毕竟TNB—19B型飞机的机长为米,翼展为米,最大起飞重量吨,最大航程为5620公里。

  原本计划配备与WD—62MVP大功率涡扇发动机相同的代17兆瓦核心机的WD—66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整体架构继承自腾飞系之前的WD—6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但应用了更加成熟的设计和工艺,基本技术指标与美国通用公司热销的CFM—56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大致相同。

  两台WD—66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足以将最大起飞重量不足70吨的TNB—19B型飞机轻松送上蓝天自由翱翔。

  实际也的确如此,毕竟WD—66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最大推力达到了吨,几乎与CFM—56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最新改进型号相当。

  连起飞重量超过八十吨的空客A320和波音737都能被CFM—56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赋予极其优秀的动力性能,WD—66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同样可以给TNB—19B型飞机相同的优势。

  然而时至今日,TNB—19B型飞机并没有使用只需两台WD—66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就能解决的动力总成,而是采用四台推力只有吨的WD—56ML型涡扇发动机。

  这道不是中国腾飞矫情,放着好的不用,而是因为民用航空发动机对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极高。

  无论是之前的腾飞集团还是现如今的中国腾飞,虽然能够造出与CFM—56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推力相同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可由于在材料、设计以及系统整合方面的欠缺,中国腾飞迄今为止还无法将自己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稳定性做到如CFM—56那般优秀。

  毕竟对于中国腾飞来讲,大推力民航大涵道比涡扇的研制也是开天辟地头一次,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必须把整个大推力民航大涵道比涡扇里里外外的整个过程全走一遍,才算是正式入门,然后就是利用WD—60以及升级而来的WD—66这样的具体型号慢慢打磨。

  毕竟人家通用拿着两台CFM—56就能让空客A320和波音737一飞就是几十年,你中国腾飞未来想要跟人航空巨头竞争,总不能让自己的飞机挂着两个台拉胯的WD—66到处乱跑吧?

  所以从WD—60开始,腾飞集团就开始以最严苛的标准进行测试,累计实验足有十万个小时,前前后后做了上万次修改,以至于到后来的修改型号连WD—60这个亲妈都快不认识了。

  这才不得不干脆重新命名,这才有了今天WD—66。

  然而改了名,测试的标准却随之加码,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腾飞的组建,手中的资源更多了,以前没法做的试验此时也不在是什么难题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