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改变游戏规则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难怪莫德里奇会如此态度。

  作为从苏联时代过来的职业军官,莫德里奇的见识可不是在场那些外军观察员能比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当时的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奥尔加科夫元帅便推动过一次苏军的军事改革,旨在机械化的基础上加强信息化建设,从而实现苏军的单项战场透明,进而令苏军可以毫不费力的在进攻中获得胜利。

  所以从那时开始,可以如同积木一样随意拼接的模块化装备和编制便被苏军提上议事日程,成为七十年末和八十年代初的主流。

  然而由于奥尔加科夫元帅的观点过于新颖和超强,导致很多想法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根本无法实现,再加上苏军入侵阿富汗,导致经费吃紧,无力承担庞大的研发费用。

  至1984年奥尔加科夫元帅被免去苏军总参谋长的职务后,这项很有前瞻性的军事改革也就戛然而止了。

  不过苏联终止的改革并没有就此消亡,反而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国落地生根,最终形成了美军1986年版的军队编制计划纲要。

  而后通过入侵格林纳达,利比亚“黄金峡谷”行动等一系列局部军事冲突,将这套军事改革再次细化,加强;最终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当中向世人展示了美军超越时代的战斗力。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美国陆军灵活多变的战斗编成方式,两个机步旅一个装甲旅就是一个机械化步兵师;两个装甲旅,一个机步旅就是装甲师或装甲骑兵师。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些旅级战斗队以及下属的营级战斗队是可以根据战场形势随时调整编组的,这便是美军引以为傲的模块化编组。

  由此延伸到武器装备上,美军也希望能够做到一车多能,一机多用,一船多型,一弹多效。

  于是地上跑的有了史瑞克轮式战斗车辆,以此为平台,加装不同模块可以形成步战车、反坦克突击车、支援榴弹炮、战场救护车甚至是工兵维修车。

  天上飞的有了F—35,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一机三型,绝对是航空器中的前无古人的旷世之作。

  水上游的有了濒海战斗舰,多装垂发模块就可以化身防空\对地攻击作战舰艇;加强声呐和反潜武器那就是妥妥的反潜高手;放上排雷装置,又能无忧无虑的专心扫雷。

  至于炸人的,那就是根据MK82航弹衍生出来的各种精确制导武器或超视距攻击武器了……

  总而言之,美国人是将模块化研究到骨子里去了。

  既然如此,无人机这个领域美国人同样是不能放过的呀,所以早在九十年代中期,美国的相关学者就提出几个模块化无人机的构想。

  那场面就跟多功能螺丝刀换刀头一样,赋予了无人机更大、更广阔的任务边界和战术可能。

  甚至有位美国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