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从军_执宰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思虑一番,都觉得夏言的方法可行。夏言也是觉得目前这样的法子是最可靠的,也是万全之策了。不管俺答是佯攻大同还是准备突袭宣府,都可以阻挡一阵,待鞑靼军疲惫,明军甚至可以出城反击!

  最后也算是议出了一个方案,夏言写好出兵的奏折,内阁全都票拟了,司礼监也不敢耽搁这样大的军国大事很快批红上呈嘉靖帝。当然,嘉靖帝也不会拖延,毕竟这是关系到京城安危的大事,万一动作慢了让鞑靼人打到北京城,说不定又要重演当年土木堡旧事了!

  嘉靖帝圣旨一下,京城各大衙门,京师附近各个州府纷纷行动起来。调集粮草,整顿兵士,制造军械,准备军服兵器的等等。

  但是,很快问题就出现了,户部尚书李廷相向夏言哭穷了。国库没钱了,本来今年工部修河建坝就用了一百多万两,不久前又发了官员俸禄,这募兵、军械、粮草更是一件比一件重要,一件比一件更费钱!

  这下子,夏言也没招儿了,他也不是财神爷变不出钱。但是眼下二十多万大军的粮草器械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要是后续的辎重跟不上,这仗还没打,大军还没到大同和宣府路上就得断粮了!

  }P首r发y"

  李廷相向夏言哭穷,夏言当然去向嘉靖帝诉苦了。

  “朕格外从内驽另拨给你一百万两银子,剩下的你夏总督得自己想辙儿了。”嘉靖帝一句不冷不热的话心里却做了很大的计较,毕竟那是他自己个可以随意支配的银子,现在连内驽都没了钱。不过,银子和大明朝的江山社稷和北京城的安危想比的确微不足道的。

  夏言哪里知道嘉靖帝给了他一百万两银子是这样纠结?还以为嘉靖帝吝啬不肯给呢!不过嘉靖帝是皇帝,他当面也不好说什么更不敢,至于私下里那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一百万银子也能支撑大军两个月了,想来那时战事也该结束了吧?夏言祈祷着也期待着这个天降的绝世之功!

  西直门,募兵军营大门。

  与往年的征兵不同,朝廷这次出征鞑靼援救大同实行募兵。征兵是朝廷派当地州府自行每家每户征调男丁,募兵则是招募愿意为朝廷出力,百姓自愿上前线杀敌。

  最主要的一点,征兵没有军饷,死在战场上也不过一张草席,这还算下场好的。若是遭逢败绩连尸首都没人理会,至于被马蹄踏碎还是被狼给饱餐了那就听天由命了。胜了也没有什么赏赐,军功都让军官给独揽了,哪有士兵什么事儿?该种田种田,该回家干嘛干嘛。

  而且士兵还分世袭的和临时的,世袭的叫军户,临时拼凑的叫地方的班军,每年都得上京师训练。世袭军户的待遇较高,但是由于世袭的原因一般就心生懒惰,长此以往就形成军备废弛、武备不修的局面,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