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八章 意外_琉璃满京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连京城外各村镇的人,有条件的也都往京城中来,硬是让京城有了多少年来从未有过的繁华热闹。

  好在顺天府和兵马司的人有准备,顶多估摸着看灯的人太多,把轮值取消了,全员上岗维持治安。

  听闻今年上元节有如此盛景,皇帝悄没声的登上皇宫东南方向的角楼,看着灯火辉煌的京城夜色,心中竟有了一种自豪。

  虽然这种繁华是玻璃带来的,但玻璃的出现,的确从天下权贵富豪的钱袋里掏出了大量银钱。

  凡是经营玻璃的地方,豪绅官宦之家、甚至富足小康的人家,无一幸免,全部在这件事情上付了足够的银子。

  其余因为地处偏远没有玻璃的,也不乏有人耗费人力财力远途运输,给自家涨门面的。

  经营玻璃的商家固然获利不少,可是在玻璃制作,以及上下游的采矿、精选、破碎等各种原料加工,还有成品和原料运输中捎带的其他物品流通,让大梁朝这一年的商贸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华。

  相关地区有关商贸的赋税,都有大幅度增长。

  这其中还不算望远镜带来的间接财物收益。

  如果望远镜能在军中得到有效应用,边关军民不用遭受骚扰和掠夺,能安心种地经营,其中的获益是最直观的。

  一旦有战事挑起,有了望远镜做侦查和观测做基础,必定能大幅度增加争战的胜算。尽早获胜、结束战争,这其中节省的兵马粮草绝对是巨额的。

  国库一方面能在玻璃行业的兴起中,增加大额赋税。另一方面,最为耗费国库的军需物资和粮草又能大大减少。如此,不出几年,国库吃紧的状况就能得到缓解。

  皇帝思量着,截止到现在,依然出品稀少,价格居高不下的琉璃。

  夏家女最好能把她那值钱的玩意儿多搞出来一些,百姓多些做工赚钱的机会,权贵富豪为了享受奢华,愿意把自家钱袋的银子拿出来,还能充盈国库,简直就是百利而无一害。

  嗯,这个想法还是不错的,皇帝如是想。

  …………

  这一年,京城的上元节自是过得无比,出来观灯的人也不少。

  但也有一部分人是摒除在这种热闹之外的,越是热闹的场景,人员就越繁杂。

  太孙自然一如往年,是窝在自家,看着有数的几盏灯,体会一下上元节的意境。

  而成郡王和靖王之流,因心中有所图谋,自然会多方戒备,甚至连自家灯棚都不去,只当舍弃繁华,修身养性了。

  而夏珂一家,踞虎山劫匪案过去没多久,形势不明的情况下自然不会涉险。

  尤其夏晏清,知道邵毅上一世的经历和他这一世的一些发现,自然不会在这种时候冒这个风险。上一世具有光电効果的大型灯会见识的多了,就算这里别具古韵,也着实不会有太惊艳的夜景。

  正月十五就这样过去了。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