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一章 逆天的运道_琉璃满京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出处。

  很浅白、很不专业的正确,引导这个时代的专业人士去研究。那几个很扯、很明显的错误解释,让曲江等人当做糟粕去掉,同时让她的身份得到很好的保护。

  这样才是最安全的金手指展现方式。

  他们这又问又答又写的,把夏晏清的午饭都耽误了。一直到午时末,曲江才带着人从窑场出来,草草在街边选了一间食肆,几个人简单用了午饭。

  回到将作监,他们又把这些材料整理出来,曲江喜滋滋的带着成果给皇帝报信儿。

  皇帝正等着回话呢,待到把曲江带来的资料草草扫过,甄选了他能看懂的、比较重要的部分,一边看一边听曲江讲解。

  最后,把这厚厚的一叠卷宗合上,庆元皇帝感叹道:“此女的运道果然逆天,她这时不时冒出的新想法,怕是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吧?难道仅凭这样一个女子,真的能让大梁朝各行业效率有大幅度提高?”

  皇帝说这话时,还带了一半的疑问。

  但曲江却是很肯定的点头:“不算夏氏日后还会有的想法,只看她如今想到的这些,之前百余年来的工匠钻研,都无法达到这个程度。陛下洪福,庆元盛世必定会为后世大书特书。”

  这个话庆元皇帝爱听,“曲爱卿这几件事也办得不错,心系朝廷工匠业,毫无私心杂念,才能让你及时发现夏氏的才干,给朝廷和民生带来莫大好处。”

  君臣二人互相吹捧一番,皇帝心情大好,许诺道:“曲爱卿只管带着将作监工匠悉心钻研,待到池窑玻璃技术成功,朕一并重赏。”

  …………

  夏家众人听到夏晏清又赚了银子,把马车车轮的一个什么部件卖给朝廷,赚了一万两银子时,已经麻木到无力吐槽了。

  这个时代的古人哪懂得技术和生产力的重要性,工匠的手艺,不都是各工匠之间你来我往的学艺和偷艺吗?

  可他家姑奶奶就不一样,工匠弄出来的东西,还是朝廷已经知道了制作方法的,居然也能卖出去,而且还卖到一万两银子的巨额。

  朝廷的银子什么时候这么好赚了?这世上的银子,什么时候这么好赚了?

  腊月中旬,各家各户都在做过年的准备,夏家也一样,眼看着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过年要操办的事情自然大不一样。

  尤其姜夫人和杨氏、高氏,这几天指派家中下人仆妇,把府中里里外外、连带着犄角旮旯都好一番整治。

  每天吃过晚饭,才算婆媳三人一整天里真正闲暇的时间。可这天晚饭后,一家人却没各回各房,而是在感叹夏晏清赚的这一万两银子的意外之财。

  夏梓堂正在哀叹:“晏清啊,你这赚钱的步子迈得也太大了点。你好歹也给别的生意人留个缓口气的余地嘛。”

  还有他这个哥哥,很有吃软饭的感觉,他都有点儿后悔学什么武艺了。不过想想自己的资质,估计也就学武还有点儿出路,读书都不成,更不要说小妹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了。

  唉,妹子太优秀原来也是有压力的啊。

  姜夫人虽然前脚也在惊叹,这时却也不爱听夏梓堂的话,瞪了他一眼,嗔怪道:“咱自家孩子有本事,难道还不能使了吗?你这当哥哥的,说的是什么话?”

  “是是是,娘你说的对。”夏梓堂连忙改口,大丈夫该低头的时候一定得低头,“娘,这是您没听出来,我是用另一种说法夸小妹呢。”

  众人齐齐侧目,夏涵坐在父亲身边,讶异道:“我听着四叔不像是夸小姑,您似乎有点那种酸酸的嫉妒吧?”

  夏晏清原本在抿着嘴笑,听到夏涵的话,差点失态笑喷了。

  众人原本已经侧目,听到夏涵的话又齐齐转回来,想看看夏梓堂是个什么表情。

  “去!小孩子懂什么?净胡说。”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