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九章 半离退休_贞观匹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细细一想才知道,大唐对于乡里的掌控加强了。

  泾阳县瑞宁乡神狐里,当地小世家吴氏与洪氏是世仇,两家斗了上百年,趁着乱世更相互攻讦,各自死了不少人,也就是大唐的威慑,让他们停止了争斗。

  (地名出自《长安志》)

  饶是如此,相互间依旧不时有摩擦。

  也就是瑞宁乡管得紧,时不时有乡丁时常在神狐里出没,保不齐他两家又相爱相杀。

  但是,即便再世仇,也阻止不了爱情。

  洪氏的小子、吴氏的妹子,就不顾两家的仇怨,勇敢地走到了一起。

  两家都怒了,抓住自家孩子,要动家法,要沉深潭。

  瑞宁乡乡长及时出手,救下二人,痛斥两家。

  家法与国法,孰轻孰重?

  除了唐律之外,任何人没有剥夺大唐子民性命的权利!

  然而,除了让这两个年轻人离开神狐里之外,即便是乡长也没有能力做甚么。

  除了能让两家的家主到乡上抄唐律,乡长并没有任何处置权。

  毕竟,执行唐律的最小机构是县衙,乡上没有司法权。

  用后世的话说,全是临时工。

  泾阳县将此事报上,也有表功之意,更重要的是向朝堂表明,乡里制度是切实有用的,不能轻易撤了乡一级。

  “甚好,孤以为,大唐的乡正当以瑞宁乡为典范,乡、坊一级,要加强建设,将多数问题掐灭在萌芽中。”

  王恶对此是积极支持的。

  皇权不下乡,造成权力的真空,也就给了世家、豪强、乡绅生存的土壤,三百年一轮回的魔咒绕都绕不开。

  与歌功颂德无关,乡级机构的增设,确确实实能加强朝廷的控制力——只会抓壮丁的除外。

  李承乾将乡长、坊正正式列入流外官,仅仅这一条便惹来了无数抗议,更有不少御史公然在朝堂上反对。

  王恶只是挂着古怪的笑容,静静地看着这一拨御史。

  诶,还是年轻啊!

  “既然各位御史有异议,那么……”李承乾的停顿很让人遐想。

  这位有史以来最暴戾的太子终于要屈服了么?

  “请诸位御史去任乡长吧!吏部,别忘了是异地为官,至少离家乡三百里。”

  李承乾的话很平淡,话里不容拒绝的味道很浓。

  吏部侍郎微微犹豫:“殿下,御史们年轻不懂事,可否……”

  李承乾淡淡地回应:“那就换一个吏部侍郎好了。”

  任凭你们再不服,天子临朝前,太子的决议,在门下省没有封驳的情况下,迅速被执行了。

  自然有内侍将太极殿发生的一切及时反馈给李世民,只是李世民完全没有反应,静静地靠在金水河畔的柳树下,看着鱼漂随波起伏。

  半离退休老干部,就是那么稳坐钓鱼台。

  高明的时代已经提前到来了,朕除了替他稳一手之外,还能有甚么办法呢?

  那个乡,本来也只是随手为之的事,却在高明手里发扬光大,成了遏制世家的一个有力手段。

  所以,更换区区一个吏部侍郎,有甚大惊小怪的呢?

  除了天灾人祸,朕不觉得有甚么需要斧正的。

  反正,十六卫里头,左骁卫、右骁卫、左卫、右卫、千牛卫已经丢给他了,一般的事,足够对付。

  再为高明撑两年,朕宣布退位,搬到大安宫当太上皇去。

  (一直在为后续做调整,终于想到比较合心意的走向。)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