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拜会(一)_将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屠刀刚刚放下,长安城头的人头还在飘荡,教坊司中,权贵的女眷们的嚎哭声还在回荡,所有人,包括刘忠国在内,都显得战战兢兢。

  和左右羽林卫一起轮番值守宫禁不说,还要配合着长安令尹衙门巡视长安街坊,以防不法作乱。

  即便皇帝陛下,甚至于朝廷,再怎么想平衡京军各部,但实际上,经过长安之乱后,不论旁人怎么想,皇帝陛下必定要牢牢握住京军,以防有所反复。

  怎么握?还不是得靠大将军赵石?

  而国武监将领,在这个时候自然当仁不让,可以说,国武监在长安之乱后,才是最大的得益者,许多人纷纷进入京军各部任职,假以时日,京军难免会成为国武监的自留地。

  事实上,随着国武监的膨胀,有着地利之便,比之外方镇军,京军这里,早已成为国武监生员最常见的去处,归根结底,大将军还是出身京军,在京军中有着难以形容的影响力。

  景兴末年,为了消除这种趋势,皇帝陛下甚至不惜掏空京军各部,频繁的将一些将领调离,其实也是出于这个原因而已。

  当新帝登基,景兴皇帝所作的一切,几乎在自家儿子手中,全部付之流水……

  京军各部本就难以被指挥使完全掌控,这么一来,像刘忠国,赵布宗这样的将领,日子更是难过。

  像大将军回京,若是搁在景帝一朝,避嫌还来不及,哪里会登门问候?

  但如今,就算可来可不来,刘忠国却也不敢不来,不能不来,下面多少眼睛看着呢,他若不来上一趟,之后只要大将军稍微暗示,有的是人想要取而代之呢,就算勉强留在这个位子上,下面的人也能阳奉阴违,日子久了,自然军权旁落。

  在京军中军权旁落,皇帝陛下第一个就要换了他……

  与他相仿的是赵布宗,和他也是前后脚到达定军侯府,好像约好了似的,两人处境差不多,不过比他强的地方在于。

  赵布宗不但是外戚,名义上与大将军都是出自太皇太后赵氏一族,而且人家赵布宗曾任殿前司禁军副都指挥使,在资历上,要比他强的多。

  当初被景帝调回京师,掌管羽林卫,为削夺大将军赵石军权做准备,虽最终以失败告终,却在京军,殿前司禁军中都拥有一定的声望和班底。

  即便是因为这样的关系,并不受当今陛下的待见,但有着太皇太后的情面,以及与大将军赵石同出一族的情分,出路却要比刘忠国多的多。

  京军稳固之后,已经有传言,赵布宗会出任兵部侍郎一职,就算不成,重回殿前司禁军也应不难,如今殿前司禁军可不是还缺着一位副指挥使呢嘛。

  来个人在定军侯府正厅不期而遇,对视了一眼,很有些尴尬。

  两人虽然位置差不多,但家世来历都相差甚远,平日也就是个点头之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